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医匠 > 74 信符在处,如朕亲临

74 信符在处,如朕亲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徐一真将信符从锦盒中拿出来,双手托着高高举过头顶:“圣上御赐信符在此!”  李中和的不屑冷笑,众衙役的聒噪,顷刻间消失了,四周诡异的安静。所有人明显都没想过这种场面,都呆愣住了。  “还不跪下!”  李中和慌忙下马。众衙役更是跪倒一片,不敢有半点放肆。  李中和正正衣冠,缓步来到人前,跪倒磕头:“臣应天府丞李中和,拜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信符、圣旨在处,都如皇上亲临。皇帝虽不在,礼数却不可或缺。  当然,礼数不过是表面。更关键在于,手持圣旨、信符的,便等于他的行为有皇帝背书。他的作为都是被皇帝所认可的。  这种人并不多,非得是能臣、信臣不可。  洪武年不缺能臣。但信臣,即便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朱元璋也不信任,何况别人。  但他却赐予了太医信符?信符是那么好赐予的?  信符,往前数百多年,北宋时期,名为信节。再往前数千八百年,汉唐时期名为旌节,就是“使节”的节。  虽然时过境迁,信符不再只作为出使之用,但赐予信符是有别另一种意义。  李中和背后已被冷汗浸湿,心中已是冰凉。  并非因为他输了这一局,而非得冒着染病风险进村,也不是因为恶了徐、张两位太医。  进村虽然危险,只须远远躲着病人,总不至于患病。恶了太医,恶了就恶了,还能怎么着?  但皇上既然赐予信符,显然对于疫病的重视远超他想象,地位至少已和出使外国相当。  那这俩太医此一行,就不是防瘟治疫看看情况这么简单,是要真正解决瘟疫的。  要么两人功成身退,带着一身成就回到金陵,而身后一无瘟疫。要么这两人就要死在江北。  而他竟阻止两人治病的举动岂止是恶这两个太医?是恶了皇帝!  自开国以来,恶了皇帝的,哪有好?死得痛快都算是奢求。  “臣,忤逆圣意,阻挠防疫制瘟,罪该万死,请徐大人从严治罪!”李中和跪在地上,额头贴着泥土,屁股敲得高高的,声音却几乎是喊出来的,甚至带着哭腔。  徐一真请出信符,心中已预想到各种情形,从强硬顶撞质疑信符真伪,到事事以他马首是瞻等等等等。  但万没想到眼前一幕。  阻挠防疫制瘟,的确。忤逆圣意,从何说起啊?请我从严治罪,我一太医敢治你以府丞的罪?  应天府府丞四品。他就一五品,还是太医院的。差着部门,差着品级呢。  但信符在手,所作所为就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皇帝,总得说点什么,不至于堕了名头。  他悄然看向张长贵。张大人久居官场,处理这场面显然要比他在行。  张大人面露鼓励神色,然后眼神示意另一边。另一边站着六爷。  阿对!徐一真福至心灵,笑说:“在下不过是正五品太医院院判,无权为李大人定罪。”  李中和一喜,要的就是他这句话。现在手捧信符不能定罪,再定罪就得从江北返回面见皇帝的时候了。  且不说他能不能回来。就算能回来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这么长时间,便能从容布置,来个无可对证。  “但,”徐一真画风一转:“我虽不能定罪,自有人可给你定罪。”  谁?!李中和心猛地揪紧,几乎要脱口质问。  徐一真身子稍稍往六爷方向转动:“王六,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当能将你今日表现报于圣上。你的罪责,便由圣上定夺。”  锦衣卫?李中和脸一下子毫无血色。  洪武年间,若能有朝野上下官员谈之色变的,就是锦衣卫。传说锦衣卫能乔装打扮,成为府中下人。于是你的一切隐秘便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圣上案头。  锦衣卫是一把刀。一头握在皇帝手中,一头搭在官员脖颈上。这边皇帝一个动怒,那边官员便会人头落地。  不仅有信符,更有锦衣卫随身。李中和将太医院这次北上的重要程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若做个类比,几乎和出使外国相当了。  何必呢?你若早说有信符和锦衣卫,他哪敢有任何异念?非得配合妥帖不可。  现在却晚了。他项上人头虽还在,却已晃晃悠悠不稳了。  “自然,”徐一真又说:“若接下来江南治疫过程中,李大人能好好配合,将功补过,相信王大人也会在皇帝面前为李大人美言几句。”  李大人立刻赌咒发誓:“臣定当配合徐大人防瘟治疫,不负皇恩。”  见总算将李中和拿捏了,徐一真满意点头,收了锦盒,上了马车,也不再多说什么,进村。  李中和不敢怠慢,忙又跟衙役们说:“你们刚才也看到了。太医院这两位大人,是得了,”他抱拳拱手向天:“皇上的赏识与信任,北上制瘟的。  “你们且给我尽心竭力,不可怠慢,事成之后我与县里分说,自少不了你们的好处。若哪个敢不尽心,我也不说你什么,也只与县里分说。”  众衙役刚从皇权的威压中晃晃悠悠站起来,听他这么一说又连忙跪下去,赌咒发誓:“小的定然尽心竭力办差。”  一帮人说话也不齐整,如同蜂群嗡嗡叫。  李中和只听了个大概,便不再理会,具体厉害自然有两县典史与他们分说。他便也跟着徐一真他们进村去了。  已是午后,村头阴凉地里便聚着三三两两的人打屁聊天。  村外一群人在那里咋咋呼呼半天,早已引起了他们注意。离得远也听不清,听见了些许,也听不太懂。  这群人里有老人、孩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