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医匠 > 82 制瘟防疫策

82 制瘟防疫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能?”徐一真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有什么好惊讶的。”张长贵笑说:“早在三代之时,便有疫医巫医之分。疫医者,便是治疗疫病,防治疠气的医生。  “但史书上,也不乏有杀牛宰羊以人牲祭祀的记载。你当知道,牛羊即便在现在,都极为宝贵。而人牲,三代之时更是最高规格的祭祀所用。  “若疫医有用,何必祭祀?必然是已死伤无数,无计可施了。”  “可,”徐一真问:“如今离夏商周都有四五千年了,医术总不至于无用。”  “谁说医术无用了?”张长贵摇头:“只是医术只能治病,却不能制瘟灭疫。所谓瘟疫,是天地阴阳错乱而生疠气,疠气化而为瘟疫。这是天地之病,非人力所能为的。”  所谓天地阴阳错乱,简单理解,便如同该冷的时候热,该热的时候冷,该下雨的时候干旱到土地干裂,该无雨的时候又倾盆大雨下三天三夜,该下雨时候下雪,该下雪时候却又下雨。  推而广之,山林砍伐化为农田,农田撂荒化为荒野,为满足欲望而杀戮生灵,为满足私欲而挑起战争。  这些都属于天地阴阳错乱。  这是古人对疫病的古朴解释。而相应的,所谓防治疫病也只须遵循四个字:顺天应人。  但身为人,总多少有些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觉得是万物之长,世界之灵。更有或大或小的阴谋家,觉得天是可以征服,人是可以消灭的。  于是疠气不断,则瘟疫不断。  当然,这是古人的解释。人类做不到顺天应人,自然也无法证实其有效。  徐一真毕竟受了几十年唯物辩证法的熏陶,对于这种形而上的解释,归结为安慰。  便如同一个孩子要摘天上的星星,却怎么够都够不到,便安慰自己,等到长大了再长高一点便能够着了。  “你这么说,倒也不算错。”张长贵想了想,点头又摇头:“我老了,要名得名要利得利,不再争执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但换了别人却不一定,切不可与别的医者谈及,知道么?”  虽然是安慰,却也是不少医者的信仰。  徐一真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但:“只须一路治下去,瘟疫总能消失吧?否则,若三千年来瘟疫不断,华夏南北早已死绝了。”  “你的意思,瘟疫是每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有一次?而且总有医者,能拯救百姓于水火,解除瘟疫?  “你错了!”  “错了?”徐一真不服:“我哪里错了?”  “一是,瘟疫并非每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几百年才有一次,是每年都有,有的是规模不等流传不广,有的纯粹是不为人所知罢了。  这……他印象中,后世除了三年新冠疫情,平时根本就没有什么瘟疫的信息。而非典更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怎么到了张长贵嘴里,却是每年都有?  “改朝换代之际,天下大乱,瘟疫自然横行。王朝末世,吏治腐败,瘟疫横行。但王朝初年甚至鼎盛时期,疫病就没有了么?  “不。太医院每年都会把各地情况归档,你稍稍翻看就知道。每年各地都有疫病。常言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那何为大灾?  “兵灾是大灾。旱灾、水灾、涝灾就不是灾了。大明幅员辽阔,每年总免不了地方受灾。受灾之后便有瘟疫。只是这些瘟疫,都不如这一年来得厉害罢了。  “也多亏王朝初建,吏治清明,才能控制得住瘟疫。”  “你看,”徐一真连忙提醒:“还是控制得住的嘛。”  “控制得住和能治疗是两回事。”张长贵摇头,解释:“地方上的惠民药局,只是将疫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并没有余力去治病。”  “那瘟疫是怎么消失的?”  “等。”  “等?”等什么?徐一真不解。  “等冬天到来,大地萧索,漫天飞雪的时候,疫病自然就消失了。”  这。他恍惚记得,非典消失有说法是因为夏天来临的缘故,似乎跟张长贵说的不符?  “此瘟疫生于夏,因于暑,便会伤于寒。它的消亡当然便是在冬天。若有瘟疫,生于冬,因于寒,便会伤于暑,消亡自然是在夏天。  “此乃阴阳生克之道,不会例外。”  不会例外?某后世的病毒持续了三年还各种变异呢。  “那会不会有瘟疫,不受寒暑影响,而能绵延不绝呢?”徐一真表情古怪,感觉内心为看他笑话、挑衅更多些,倒是不在意他能不能解答疑惑了。  “有。”  还真有?  “传说东汉末年的瘟疫,持续有百年之久,起于桓帝时期,终于建安初年。不仅时间极长,范围也极广,几乎遍布长江以北,直至塞外。  “如此瘟疫,已非平常。圣人有言天时地利人和。于人如此,于瘟疫也是如此。  “所谓天时,汉末建安年间,该是中华五千年中最黑暗最血腥时代的开端。疠气散入天地,仍造就持续几百年的血腥黑暗,其本身必然更加恐怖。以此形成的瘟疫自然非比寻常。  “所谓地利,长江以北正是群雄逐鹿的战场,战乱不断,杀伐不绝,所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此种环境,正是瘟疫的温床。  “所谓人和。在那个时代的人,生存朝不保夕,时刻处于死亡的恐惧和饥饿的折磨中,阳气必然极衰微,更易患病。  “有这三者,东汉末年的疫病便无法避免了。”  徐一真听得忍不住要鼓掌。  张长贵这水平,放后世少说也是个主任。转而想想人家本来是太医院院使,岂不比主任更有地位,倒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