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别说,虽然经济条件差了点,这边的环境是真的好好啊!”陈梦洁举着手里的相机,咔嚓咔嚓拍个不停。 万恶的制片人!为了节省成本,决定让其中一个嘉宾帮忙拍摄节目花絮。 这样的话,节目组就能少开一份工资了…… 正好陈梦洁喜欢摄影,这位大小姐家里几乎收藏了全球所有的知名、不知名相机,连设备都不用节目组额外采购。 侯寨村在一个小山沟里,沿着河两岸盖了些房屋。 村里的房子有多老呢? 这么说吧,随便拉个年代剧的剧组过来,连布景都不用布,直接就能拍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感觉。 村里的房子大多数都是“三截半”的造型—— 下面一圈是山石砌起来的石头墙,中间是农村自制的泥砖,最上面是茅草做的屋顶。 村里知道节目组是来帮他们带货卖东西的,特别热情,村长动员了几个家里条件不错的人家,把自家的新房子腾出来给节目组的嘉宾们住。 说是新房子,其实就是那种老式贴瓷砖的二层小楼,但是在村里已经是很好的人家了。 卫昇不愧是专业做过二道贩子的,刚放下行李,就熟练地开始跟村长打听起村里的收成情况。 “哪有什么收成啊!你们也看到了,咱们这到处都是毛竹山,镇上又不让砍了竹林种茶叶,前两年倒是引进了一个竹编厂,就是打电话给你们说产品滞销的,喏~吕厂长来了。” 卫昇抬起头,就看到一个面色焦黄、眼底布满了血丝的女人。 吕美珍看着显老,其实今年才35岁,她和丈夫回老家开竹制品厂已经快三年了。 一开始只是觉得在城里上班压力太大了,而且孩子户口在老家,想在大城市上学难如登天。 夫妻俩又舍不得让孩子做留守儿童,索性就带着这些年攒下来的积蓄,回老家创业,开了这家竹制品厂。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吕美珍的丈夫侯朋飞一家,祖辈都住在这侯寨村,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一手竹编手艺,以前还有专门做竹木家具的手艺人。 只可惜,现代人都喜欢更加时尚上档次的定制家具,传统的手工竹木家具,耗工耗时,价格上没优势不说,款式还跟不上潮流,现在他们侯寨村已经没人做竹木家具了。 原本侯朋飞和吕美珍的打算是:避开成本高昂、前期投入大的竹木家具,先尝试做手工竹编制品。 这样的话,首先工人就不需要从外面花钱请,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妇女们,几乎人人都会做竹编,直接从村里请人去厂里打零工,还能给村里人增加一点收入。 他们只需要花钱把厂房盖起来,找好销售渠道,有了侯寨村这漫山遍野的竹林,他们这个竹制品厂的成本就比外面的加工厂低了很多。 可问题就在于销售渠道啊! 侯朋飞和吕美珍都是普通农民家里走出去的大学生,本来以为这些年在外面工作,好歹也积攒了一点人脉,谁知道那点人脉在他们离职之后,渐渐的都不管用了…… 他们夫妻俩就已经是家里最有出息的了,他们俩都没办法,家里就更指望不上了。 找不到销售渠道,厂里生产出来的竹制品堆了满满一个仓库,几乎花光了夫妻俩这些年工作攒下来的积蓄。 看到夫妻俩已经落魄到自己在厂区外面开荒种菜贴补家用,节目组集体沉默了。 这还不算什么,等到打开仓库,看到那些样式老旧的竹匾、竹篮子、竹箩筐、竹茶盘……节目组这下真的是集体无语了。 “咳~侯厂长啊,我冒昧问一句,你们厂里制定生产计划的时候,有没有做过市场调查?”卫昇忍不住问了一句。 这句话可真是太扎心了。 这正是当初侯朋飞和吕美珍回乡创业失误最大的地方! 本来他们想着,他们村里的毛竹成本低廉,用工也是从本村找,这么低的创业成本,总不至于亏本吧? 他们什么都考虑到了,却唯独没想过,农村老一辈手艺人会的那些花样,现在的人还需不需要…… “侯厂长,我说句话你别介意,这个,产品的定位还是要与时俱进的。”卫昇无奈地指了指仓库里手工精美的竹匾。 这种竹匾是以前农村晾晒各种粮食和菜干必不可少的东西。 可现在,据卫昇最近下乡收购土特产观察到的,现在农村人已经不怎么用这种传统竹匾晒东西了。 一个是占地方,另一个就是没有盖子,容易招苍蝇。 现在农村人都喜欢买那种尼龙网做的折叠晾晒网。 外面是渔网一样的尼龙网,通风透气,还带个拉链,晒东西的时候,把各种鱼干啦、蔬菜啦之类的放进去,拉链一拉,往院子里一挂! 又方便,又不占地方! 最关键的是这样不招苍蝇,晒出来的菜干和鱼干卖相好。 “我妈也让我帮她买了这个晾晒网,一个六层的豪华晾晒网,直播间19块9包邮到家,侯厂长,你们这个竹匾,大号的卖多少钱一个?” “如果放在网上卖的话,加上运费,最低卖多少钱一个,你们才能有利润?” 卫昇这番话,好像一记记重锤,砸在夫妻俩的心头。 一直都想不通的那些困惑,好像一下子就都有了答案。 “这个……上山砍毛竹,再请人拖下山,机器加工成竹篾,再找人编好,像这种直径80公分的竹匾,赶场的话,至少要卖到四十块钱,才能赚到钱。” “我们也试过在网上卖,但是量太小了,快递价格谈不下来,要是挂到网上卖,我们算过,起码要标价七十块钱左右,才能包邮到家。”吕美珍越说越心虚。 “所以咯,你看,明明我花十几块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