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 > 第162章 第 162 章

第162章 第 162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两天后, 周明星风尘仆仆地赶到三岔岭村,叫上卫昇,关起门来, 和陈菽聊了一晚上。 吃晚饭的时候,看到他们三个谈笑风生地坐在一张桌子上, 陈青窈咬了咬下唇,走过去打了个招呼。 陈菽还是一脸笑眯眯的,仿佛之前被她下了面子的那个人不是他自己。 这让陈青窈心里越发不安了。 可是, 接下来的几天拍摄, 也没见陈导给她穿小鞋,整个剧组的拍摄进度甚至还加快了些。 陈青窈总觉得心里七上八下的, 忍不住给经纪人打了个电话。 梁艾艾放下电话, 也觉得心里怪不得劲的, 四处找人打听了一下,也没听说陈菽再找什么厉害的编剧改剧本啊,想了想, 只能安慰陈青窈,让她安心把这部电影的戏份拍完。 “你放心,有我盯着呢, 到时候成片出来了,我们肯定要先看过的, 剧组要是敢删你戏份, 别跟他们客气, 咱们就法院见好了。”梁艾艾安慰自家艺人。 殊不知,和周明星合作, 陈菽压根就不需要自己去找什么厉害的编剧。 因为, 卫昇和周明星都一致推荐了梁义。 没办法, 王五老师(梁义的笔名)的沙雕剧本,实在是太洗脑了,以至于看过一次之后,就对这位编剧念念不忘。即便是“情敌”,周明星也不得不承认,王五老师在编剧这一行,是有那么亿点点天赋在身上的。 听说他们居然能请到《妲己重生》的编剧,陈菽大喜过望,想都不想就答应了周明星的合作要求。 “那演员这一块?”当着金主爸爸的面,陈菽也不敢摆什么导演的谱了,于是虚心请教周明星。 “既然是我们自己公司投资的,我们还是希望能优先从本公司内选拔。当然了,实在找不到符合要求的演员,到时候还是要请陈导多多推荐才是。”周明星这番话说得非常漂亮,陈菽满意地笑了。 做导演的,最怕的就是金主爸爸非要强行捧人,不是说不能砸钱,有时候也要看适不适合,演员长得再好看,演技再好,不适合那个角色,导演就是把命给搭上,那也捧不起来啊? 不信你想想,让一个四十多岁、满脸褶子还有大肚腩的中年男人,去演一个十六岁的高中生,那剧还能看吗? 正好,周明星投资这部电视剧,也是奔着赚钱拿奖去的,他和卫昇的思路很一致:开娱乐公司,归根结底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捧人!说白了,艺人对于公司来说就是资源,把合适的资源放在合适的地方,能给公司赚到钱就行了。 一味的去捧人,是,确实能砸钱把一个艺人的身价炒作起来,然后呢?去割粉丝韭菜?为了赚快钱,一部一部的去拍烂片?等到这个艺人的商业价值都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艺人过气了,就随手丢掉,再去捧个新偶像出来继续割韭菜? 这不是周明星想要的。 钱,他这辈子赚的,已经三辈子都花不完了。后半辈子,他真的想在华夏影视行业,留下一点能被后人记住的东西。 就比如说,卫昇和陈菽提到的这个新时代乡村振兴剧,哦对了,经过他和陈菽的反复协商,最后决定找人好好打磨一下这个剧本,不拍电影了,直接拍一部电视剧! 梁义怎么也没想到,人在家中坐,剧本天上来。 过来和他谈业务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百般讨好的未来继子……怎么?他什么时候成了周明星他们公司的御用编剧了吗? “梁叔叔,您看过83年版的《送郎歌》吗?” “什么?”梁义楞了一下。 于是,花了两个小时,卫昇陪梁义重温了这部当年曾引发万人空巷的经典老电影。 其实梁义看过这部电影,应该说,他们这一代就算是聋子瞎子,也看过、听过这部电影,那时候能放映的电影,翻来覆去就那么些,《送郎歌》因为里面含有一些擦边的爱情元素,在当时那个年代,已经算是日常出格的电影题材了。 那时候的大姑娘大小伙子们,都可迷这部电影了!听到哪里要放这部电影,蹬两个小时自行车也要赶场子去看一遍。 不过,因为时间太久,梁义已经快忘了这部剧的剧情了,只依稀记得男女主角的凄美爱情,还有男主角临死前哼唱的那段山歌。 没想到时隔几十年后,居然还会重看这部电影。 不得不说,经典老电影,哪怕隔了上百年,再看一遍的时候,依然能为剧中的家国大义和儿女情长所感动。那个年代的人,似乎都羞于表达感情,可正因如此,一方手帕、半纸家书,甚至只有一段记不住歌词的旋律,都能让人想起自己心里的那个人。 反正,看完这部老电影,此时此刻,梁义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想马上去找胡倩倩表白! 他们俩年纪都不算小了,余生能相伴的时间,每蹉跎一天就少一天。梁义真的不想像电影里的男主角那样,直到临死的那一刻,还遗憾着没有对女孩表明心迹……他会为这样的爱情感动,但绝不想自己成为这段悲剧爱情故事的主角! 卫昇要是知道,自己误打误撞,居然亲手戳破了亲妈和“准继父”之间的最后一层窗户纸,估计肠子都要悔青了。 不过此刻,他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梁叔叔,郎山人民,为了华夏民族的崛起,付出得实在太多了!” “七十多年前,三岔岭三百儿郎出山,深入敌后,用鲜血和生命,送出了一条条宝贵的情报,三百儿郎出山,无一人生还……” “四十多年前,郎山为支持我国的水电事业,号召当地百姓参与水库建设,历经两代人的艰苦奋斗,为我国东部经济崛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