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国潮1980 > 第四百零七章 另类储蓄

第四百零七章 另类储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br> 要么是坐在一起,和乔万林共同回忆一下从前他们做同事的岁月,那些值得缅怀的旧日交情和趣事。

要么就是谈谈两个人的事业和生活,说说对社会和国家未来的看法等等。

而且宁卫民绝对不会开口去求乔万林为自己办事。

他也绝对不会强求乔万林收受自己赠送的贵重礼物。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对人情世故烂熟于心的宁卫民非常看重乔万林的亲属在服务局的底子。

而且也相当看好乔万林这个人的能力,深信对方的前程和能量还远不止于此。

宁卫民在耐心地等待着乔万林厚积薄发的日子,等待对方像真正的黄金一样闪光的时候。

另外,宁卫民也懂得想求人就不能临时抱佛脚的道理。

知道如果事到临头才求去人,等到别人飞黄腾达再来攀附。

那未免太着痕迹,显得市侩,反倒惹人生厌。

所以在他的眼里,可以说是实实在在把乔万林当成自己日后商业发展中的重要根基的。

说白一点,这就像在银行里储蓄金钱一样,他在放长线,钓大鱼,提前做感情投资。

除非遇到极为特殊的、重要的情况,这个伙伴关系,他是不会轻易动用的。

然而当把化纤布降价这件事忙和过去之后。

宁卫民却迫不及待的把乔万林约到他的烟酒店来做客。

而且还有违常态,竟然第一次主动开口向乔万林提要求了。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最近从斋宫艺术展受观众追捧的现象里,突然灵光一现。

觉得皮尔·卡顿公司举办的《第二届天坛斋宫雕塑艺术展》既然这么受欢迎,而且评奖已经结束,还有为期整整一个月的展览期,赶上春节了。

那不如索性借此恢复新春的庙会,把雕塑艺术展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

如果能顺利实现,不但对他自己有利,对雕塑艺术展扩大影响有利,对皮尔·卡顿公司有利,对天坛公园有利。

而且还能给乔万林的挣来一份耀眼的政绩,对其仕途大有好处。

等于说,可以让他最重要的人情储蓄,像利滚利一样迅速增厚。

如此一举数得的好事,当然没有理由不去张罗。

“1983年是癸亥年,是猪年,什么预兆?就是肥啊,油水足啊。”

“乔哥,你发现没有?老百姓的手里可比过去宽裕多了。这可能跟近年来,各行各业陆续涨工资,调奖金有关。就头几天闹腾那化纤布的事儿,好嘛,多少人见了化纤布就抢,跟不要钱似的,足以说明问题了。”

“可别看人手里有钱了,精神却很空虚啊。现在的人,就连下乡的那批都算在内,大部分都有了稳定的饭碗了,甚至可能还成了家。可除了上班,偏偏下班都闲着没事儿干。”

“前几年你还记着吧?本来跳交谊舞挺盛行的,可一个《通知》就定性成‘低级庸俗,伤风败俗’了,还以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的理由,直接取缔。”

“去年呢,又是扫除精神污染,六家出版社停业整顿,就连李谷依的歌儿都不让听了。定性为不良歌曲。所以说,那人还能干嘛去啊?除了看看电影和电视,逛逛公园,就只能家待着了。”

“要不为什么大家都要攒钱买电视呢。就是因为这个,不买电视就更没事可干了。你看,我们自己都没太当回事的一个雕塑艺术展,居然会火了。而且还雅俗共赏,什么人都来看。为什么?不就是人太闲了吗?精神享受太缺乏了。”

“不瞒你说,天坛现在是京城所有公园里,客流量仅次于故宫和中山公园的地方了。北海,颐和园都比不了。而且来天坛的大部分人还都奔斋宫去的。

“头两天我们没登报纸做宣传的时候,就靠口口相传,工作日里,斋宫一天接待量还小一千人呢。等到日报、晚报一登,嘿,人数又迅速翻了一倍。现在周末的会后,斋宫客流能到五六千。天坛公园整体过万,这跟旺季有什么区别?”

“我跟你说,去年没庙会,春节期间天坛的人流就有两万多,今年咱们要把庙会办成了,那人流还不至少五万啊?绝不会白忙一场。你想想,这里面的好处可太多了。咱俩是不是应该再合作一把?……”

当见面的客套话说完之后,宁卫民这次没多绕弯子,直接就把话题转向正事,谈起了他的想法。

但乔万林听得虽然认真,神色间也确实颇感兴趣。

可身在官场的特性,却由不得他不慎重起见。

有些事他必须得打听清楚了,还必须得琢磨明白了才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