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四合院之火红的年代 > 第17章,第一次交易

第17章,第一次交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二天,凌晨0:30。 李卫国早早地起了床。 趁着夜色,偷偷地摸到轧钢厂外东直门附近一处独门独户的四合院。 这院子莫约二百多平,原先是一位资本家的私人房产。 后来被没收,充作轧钢厂的财产,一直以来也没有分配出去,就这么闲置着。 由于附近房屋和人家比较少,相对隐蔽,所以李副厂长就暂时拿来当交易的仓库。 院子的钥匙双方各一把,约定了凌晨1点,李副厂长里派车子和人手来提货。 李卫国提前到了这个院子。 此时院里空地上放置了一大堆箩筐、麻袋、布袋、绳子、木盆。 这些是李副厂长按照要求提前准备好,用来装东西的,毕竟以李卫国个人身份还真不好弄这么多。 李卫国扫了一眼,大手一挥,将所有箩筐、麻袋、布袋统统收入秘境空间。 并直接在秘境空间里进行意念装袋。 1万斤棒子面、2万斤番薯纷纷飞入一个个布袋、麻袋,100斤一袋,袋口捆扎好。 鸡蛋、鸭蛋以及宰杀好的兔子则是100斤装一箩筐。 猪肉则是被提前分成分割好,连骨头带肉,一个箩筐100斤,装了20个箩筐。 猪肝、猪肺、猪大肠这些猪下水也装了整整十大盆。 所有东西装好。然后再大手一挥,分门别类在东西厢房和院子的空地上摆好。 棒子面100袋,番薯200袋,鸡蛋50筐,鸭蛋10筐,兔子10筐,猪肉20筐,猪下水10盆。 一大堆物资,整整齐齐,一样挨着一样摆放好,颇为壮观。 东厢房还有李副厂长提前准备好的扁担、台秤等称量工具。 放置完物资,李卫国就径直出了院子,把院子大门用锁头锁上。 然后躲到院子正房的院墙外面,等待李副厂长带人来提货。 快到一点钟的时候,轧钢厂的货车到了。 整整来了两辆大卡车,直接开到小院门口。 停车、熄火,李副厂长带着七八个人下车。 手电筒左右照射了一番,打量了一下四周。 确认四周寂静无人后,才快步上前开锁。 开门进去,手电筒一照,院子空地上摆满了物资。 没二话,赶紧冲门外的手下挥挥手,让他们进来。 低声说道:“赶紧清点、称重,装车。都麻利着点,静止喧哗,保持安静。” 听到命令,几个人快速行动起来。 从东厢房抬出台秤,一样样清点、称重,然后装车。 还有个人,站在台秤旁边拿着个本本记录着现场的物资信息。 而李卫国则是躲在院子后面的墙根,用意念监视着院里的情况。 大约过了四五十分钟,所有的东西全部清点、装车完毕。 李副厂长跟负责记录的人确认了一下本子上的信息,然后拿着公文包走进北屋。 扫视了屋里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 便直接将公文包往客厅桌子上一放,然后转身出门。 带上正房的房门,挥挥手让手下赶紧撤离。 出了大门,把院大门一锁,李副厂长快步上车,示意司机开车走人。 躲院子后边的李卫国意念一动,隔着墙把北屋的公文包收进秘境。 在秘境里清点了一下,一共17200元。 100张大黑十扎成一叠,一共17叠,外加20张大黑十。 收入17200元,妥妥的万元户,加上原先的存款,存款已经突破1.9万元,真真的万元户啊。 嘿嘿,这可是59年的万元户,不是80年代的万元户,大家含金量不一样的。 由于不需要票证,李卫国和李副厂长交易的价钱直接比照鸽子市的价格。 棒子面0.15元/斤,1万斤,1500元。 番薯0.06元/斤,2万斤,1200元。 鸡蛋1.6元/斤,5千斤,8000元。 鸭蛋1.8元/斤,1千斤,1800元 猪肉1.5元/斤,2千斤,3000元。 猪下水0.7元/斤,1钱斤,700元。 兔子1元/斤,1千斤,1000元。 所有物资共计17200元,正正好。 双方之前就约定好由李厂长自己事先准备好装载的箩筐、布袋以及称重工具。 而李卫国这边提前将物资放到院子里,然后带走箩筐、布袋等用具,以便下次使用。 等约定的时间到了,李厂长自己来提货。 来了就自己清点数量、重量,确认无误就装车走人。 钱财则直接放在北屋的桌上,人家回头自己过来拿。 双方从头到尾都不会碰面,既安全又隐秘。 以后长期交易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 哪怕交易被人盯上了,人家也只能找李怀德。 反正无论怎么查都跟他李卫国一个小小保卫员没任何关系。 说他李卫国倒买倒卖、投机倒把? 闹呢,不能够啊。 咱就是一个小小的保卫员,又不是粮站站长,农场主任。 当然,李怀德估计以后也不会亲自来,顶多交给心腹手下来交易。 现如今,秘境空间每隔5天大约能产出粮食:4千5百斤玉米、2万斤番薯、3000斤小麦。 一个月就是玉米2.7万斤,番薯12万斤,小麦1.8万斤。 养殖场每个月除了留种,能收获:肥猪100头(300斤/头)、鸡2500只,鸡蛋3.6万斤,鸭蛋3600斤,鸭/鹅/羊各350只左右,兔子2500只左右。 本来还能供应更多的物资给李怀德的,但是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李卫国就放弃了。 要是放在59年以前或者62年以后,给轧钢厂多提供一些物资倒是没什么。 关键是现在正是处于供应紧张的时候,而且饥荒还要持续三年,供应过多就太扎眼了。 全国都勒紧了裤腰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