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 75. 第七十五章 量子靖难

75. 第七十五章 量子靖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极大的事情,也有可能是恰巧在那边打,黄河就决堤了。”

朱棣又说:“这二战,之前已经有了苏国、德国、日本,如今又有了这英国,英国之前在描述中还挺强的,还和法鸡一起,逼了我们签订天津条约,怎么如今一看,在这二战中,被打得如此狼狈?这二战,到底涉及了多少国家?”

杨士奇:“……”

他明白,自己又缺课了。除了明白日本是谁之外,其他好像什么也没有听懂。

【朱棣在交战之前,就清醒的意识到可能存在的战略退却这件事,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他准备带着轻骑,绕背到德州兵马背后看看虚实,如果德州后军比较薄,能打,那就打。到时候配合主力一起前后夹击。

打不了,那就浪一波回来,吓吓他们,大家一起跑路。

到底是朝廷腹地,是战场层面的“外线作战”,而非补给线内的“内线作战”,保持有生力量,不打“无把握决战”是很重要的。】

杨士奇听完这段,思索片刻,突然汗流浃背。

这是在说什么?什么叫做到底“朝廷腹地”?那燕王在干什么呢?

刚刚允炆皇孙说的,难道,难道竟不是口音问题——

他战战兢兢地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接触到杨士奇的视线,开口说话,还咳嗽了两声——被烟熏的:“没事,四叔他在奉爹靖难,师出有名。”

这次,杨士奇已经知道不是口音问题了。

他战战兢兢的看向老朱。

老朱和杨士奇对视一眼,已经知道了这文臣内心的弯弯绕绕,不禁吐槽:“放心吧!咱骑马打下来的天下,怎么可能被允炆篡位,沦落到要靠朱棣这龟儿勤王拯救、夺回皇位的地步。”

将军们:“……”

他们不禁大为震撼。

这也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一种发展呢。

不愧是专写墓志铭的杨士奇,这笑话直通地府了。

【3、需要警惕燕军内部的骄兵思想。

燕军一路都在打胜仗。虽然这有助于他们不畏数量压制,士气盎然,勇于作战,却会有轻蔑心理,丧失谨慎和苟帝的心态。

认为东昌之战,完全不需要考虑其他,打他娘的完事儿,咱又没输过。

这很危险——】

杨士奇又产生了很多的迷惑。

他不愧是才思敏捷之辈,在弄清了基本对战双方之后,也弄清楚了对战双方的基本实力,这样想来,以北平的弹丸之地,燕王完全没有理由打胜仗,而且一直打胜仗啊?

他不禁看向在场将军们。

傅友德:“我死了。”

耿炳文:“我先输了,我又死了。”

郭英:“我无功。”

李景隆:“我卧底。”

轮到两位文臣大为震撼了。

“卧、卧什么?”一直谨慎不说话的蹇义,也忍不住了。

李景隆微微一笑,心如止水。

你们已经错过了我的坚强和我的愚蠢。

没有关系,你们最终还会看到,我的卧底。

【朱棣这种忧虑最终应验了,他们还是踏出了战略退却这一步。有意思的是,历史虽不会重演,却会惊人的相似。

几乎相同的心态也发生在徐州大撤退前。

当时,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同样冲昏了很多人的头脑。很多人因此认为徐州会战就是准决战,就是敌人最后的挣扎。

这些被总结为“政治上、军事上的近视眼”的空谈,都是后来徐州大撤退的部分诱因。】

大家虽然之前没有听过“近视眼”这个说法,但一下子,便明白了它说的是什么。

“近视眼,”老朱一拍大腿,“不就是读书读坏了眼睛,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吗?”

“这‘人无远见’的说法,如此一形容,倒是生动有趣了起来。”朱棣也笑道。

“不仅有趣,而且有真知。”朱元璋点评道,“以你为例子,你燕军和朝廷军,其实还是处于战略相持的阶段,是做不到毕其功于一役的,此时,不应胜利冲昏头脑,而应当老老实实的继续打各种消耗战,进一步削弱朝廷的有生力量,直至进入战略反击阶段,才可以打真正意义上的决战。”

傅友德感慨一声:“可又有多少人,能准确地判断战略的拐点呢?能准确判断这些的人,便是当之无愧的战略家吧。”

【说完朱棣,我们再来谈谈德州一方的应对。

首先,他们去信位于定州的平安、吴杰等人,让他们率兵前来围堵,务必要把孤军深入的燕王等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