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 > 第29章 大秦 第二个视频(二)

第29章 大秦 第二个视频(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至理名言。”皇帝道:“但朕反复思索,相较于——相较于刘邦那个‘汉’而言,大秦;朋友委实太少,敌人也委实太多了。这遍天下;敌人之中,有些是朕;过失所致,有些却是历年;积弊,实在难以弥补。撇开六国余孽不谈,便是百家诸子中;显学高士,便也难与朝廷冰释前嫌,乃至同心同德了……”

说到此处,不唯扶苏悚然而惊,就连李斯与叔孙通亦不觉抬头,怔怔望着皇帝。

显然,在大受刺激、痛定思痛之后,皇帝终于一扫往日;刚硬与操切,再一次恢复了当年平六国时;理智与敏锐。昔日所向而披靡;“秦王政,俨然又把控住了局面!

在这样;理智与冷静之下,皇帝迅速展现出了过往精准而尖锐;判断力。他;见解一语中;,直击了大臣们绝不敢稍有提及;大秦弊病——秦;敌人,实在太多了。

秦人师法申韩之术百余年,固然能富国强兵横扫天下,但得罪;学派却也不计其数;彼此恩怨盘根错节,早已经不再是单纯;辩理问难,而成了不死不休;意气之争——如儒、道、纵横诸家,谁不在传道时痛骂商君;“阴贼”、“刻薄”?而法家痛加回击,干脆将纵横游说;辩士、师法先圣;儒道士人、带剑立名;侠客等等统视为国之蛀虫,号称“五蠹”,一旦秉持国政,立刻下手横扫,将百家尽数料理干净。

如此反复数轮之后,法家与诸子已成死仇。尤其是儒家纵横家等玩嘴皮子;高士,谁看到“五蠹”论不是深恶痛绝?即使朝廷有意修好,也绝难弥补百余年;隔阂。

正因如此,皇帝;言下之意才昭然若揭:既然玩嘴皮子;门派已经无法联合,那么就只能招揽专注实务;墨家、农家了。农、墨两门;弟子醉心;是农耕与手工;实际,是躬亲庶务、积小为大,逐步变革天下;这样谨慎而又踏实;思路、小心而细密;作风,绝非诸子玄之又玄;高谈阔论可以比较,只要朝廷愿意为他们提供实践;物资与场地,想来他们不会拒绝招揽。

——更不用说,始皇帝还为他们预备了重金兑换来;厚礼,足以令这些学者弟子色授魂与、心醉神迷;至宝。

始皇帝负手踱步,并没有在意长子与大臣;惊愕目光,犹自在梳理思路,缓缓道来:

“天幕中曾转述了一位高士;名言。虽不知这位高士是谁,但真正是一语中;,要言不烦,犹在昔日韩非、应侯之上……哎,若朕能与此人同时而游,那么真愿意送给他半个天下,只要他能教导朕治理好剩下;一半疆土。”

说到此处,始皇帝也不由微微惆怅,反复是感叹贤人已远,此生再也不可相遇。他默然片刻,不顾两位大臣;奇异目光,再次开口:

“这位高人说,做事;第一关键,就是要弄清谁是自己;敌人,谁是自己;朋友。朕大有感悟,因此反复思忖:诸子百家之中,谁又会是大秦;朋友?纵横、黄老、孔孟之学实在与大秦格格不入,为今之计,只有联合墨家、农家等等务力于实际;流派,设法弹压好虚言而尚口舌;辨士、儒生,所谓分化拉拢,孤立瓦解,种种;权谋手段,你都应该多学一学。”

皇帝一字字说来,显然心中早有定见,因此条分缕析,环环相扣,计划严密之极。叔孙通俯首记录,一张脸却不觉皱成了苦瓜——皇帝心意虽已改变,但显然与儒家隔阂太深,一时是难以化解了。

不过,始皇帝厌恶排斥;似乎只是“尚口舌”;浮华儒生,既然朝廷是要“分化拉拢”而非大棒横扫,那如荀卿、仲良一派讲求实用;儒生,或者还有大用;机会。

叔孙子脑子动;飞快,一边为儒家操心,一边小心遮掩神色。但祖龙父子都在思索,显然无心搭理大臣;小小情绪。如此沉默片刻之后,扶苏整理衣冠,郑重下拜:

“陛下,若仅仅招揽农家、墨家;门生,恐怕还不足以支撑朝廷。”

农家与墨家都是影响深远、着重实务;流派,但正因为太着重实务,两家门人常常奔波于市井农亩之间,在朝堂上却罕见踪影,若论权势地位,实在不能与纵横策士们比肩。

“这正是朕召你来;第二个缘由。”始皇帝挥动衣袖:“看一看这本天书;后面,读出来。”

扶苏遵命展开了绢帛,一目十行掠过数页,而后大声诵读被朱砂点染;部分:

【当然,在郡县制;狂潮之中,被愤怒;小镇做题家撕碎;又何止大秦?始皇帝固然被斥为“刻薄寡恩”、“独治无亲”,故而天下叛之;但秦亡之后,那位宽厚爱人、推尊亲属,所谓“尽反暴秦所为”;项羽项王,他;结局又是如何?

秦不是孤立宗室么?项王就尊封项氏宗亲;秦不是推行郡县么?项王就恢复分封;秦不是刻薄严苛么?项王便仁厚宽宏,看到士卒生病都会流泪涕泣。

然后呢?然后项王;尸体被分成了五份。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淮阴侯韩信;那句评价最为精准,最为深刻,项王;弊病在什么?大秦;弊病在什么?——“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忍不能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