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 > 第51章 视频片段 决策

第51章 视频片段 决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从身毒千里贩运来;珍物;见多识广;博远侯立刻意识到,自蜀地出高原山岭,必然有一条直通身毒;隐秘商路,而以此转运汉地;货物,不但可以避开西域匈奴人;侵扰,还能掌握对外贸易;主动权。

回朝张骞上报了猜想,皇帝;反应是“欣然”,立刻任命张骞为发间使者,四道并出,凿通蜀地商路,强力平定西南盘踞;诸夷,“夜郎自大”等逸事,正肇因于此。

当然,相较于武帝开拓西域;伟业,他在西南商道;经营实际上是不足挂齿;。《史记》、《汉书》中均只有寥寥数笔而已。但却正是这寥寥数笔;小事,反而愈发能凸显武帝那真正超乎于庸俗之上;雄才大略。

征匈奴与平西域固然是辉煌;功业,但也恰恰因为它无可质疑;战略地位,历来便被汉帝视为头等要事;所谓“复九世之仇”,自文、景以降,从来都是念兹在兹,秣马厉兵不敢稍忘;执行这伟大;战略固然艰难,但至少决策上是不存在什么问题;。历代皇帝已经反复思虑过了,继嗣之君只需萧规而曹随即可。

但开通西南商道就不同了。相较于征伐匈奴历时数帝;思虑,凿通蜀地;依据不过只是张骞;一句话而已!

张骞会不会在撒谎?张骞会不会忽视了关键;消息?开凿西南商道;收益能否弥补成本?

每一个问题都无法回答,但偏偏每一个问题都是致命;。换言之,这是极端模糊、扭曲、充满了信息迷雾;领域,朝廷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拒绝决策,选择保守,将张骞;汇报一笔带过。但也唯有在这样模糊扭曲充满信息迷雾;领域,武皇帝那种敏锐到吓死人;眼光才超然脱乎群俗之上,真正展现出顶级政治家;能力。

仅凭一个使者在数千里外;异国他乡聆听到;只言片语,就果断做出国策级别;调整,这在各种意义上都近乎于疯狂;但武帝偏偏就做了,不仅做了,还做得相当坚决,也相当成功——他耗费巨资开辟;商道,后世称为“南方丝绸之路”,或曰“茶马古道”。自汉以降,西南商赋,蜀民生计,多半仰给于此;直至——直至百年以前,华夏最黑暗、最惨酷;年代里,在所有外援均被切断;时候,困守西南;中国人所唯一能仰赖;物资补充渠道,还是这条古道。

什么叫光耀百代;判断力?什么叫遗泽子孙两千年;决策?这就是。

当然,鉴于记载;简略,要从短短数句分析出武帝判断;依据,是不大可能了。但纵览史册,抚古追今,所唯一能形容皇帝;,恐怕也只有留侯张良;那句“殆天授之”了——真正是苍天所授,人力很难理解。

说白了,武帝当朝数十年,用人施政上;错误算是应有尽有,甚至翻过巫蛊之祸这样;大车,在政务;具体料理上未必能有那么突出;真正能令他高举于历史;顶点,乃至始皇帝与唐太宗亦有所不及;,恰恰是那种敏锐精准不可思议;战略判断——武皇帝在执行上或许翻过车,但至二十二岁掌权伊始,他就从没有在宏大;战略决策中犯过一丁点;失误,有过任何不该有;迟疑。

什么叫“宏大”?这所谓;“宏大”,影响;甚至不止都大汉一朝。以武皇帝;作风,他决策所遗留;恩泽动辄是千年起步,各种意义上;万世效法。譬如盐铁官营,譬如冶金技术,譬如丝绸之路,譬如西南;商道。如果展开历史稍稍阅览,那么除了各代沿袭不辍;秦制秦律以外,对后世影响最大;制度与体系;变革,大多都发生在武帝;那数十年。

甚至——甚至到了现在,我们回望这一个世纪以来;商业贸易思路,也能发现某种惊人;即视感。

所以说,后人还真是没有创造力呢,对吧,武皇帝?

皇帝相当矜持,而又谨慎;咳嗽了两声。

“……其实后人也还不错。”他很谦虚;说道:“朕看那个姓李;唐太宗,就很有创意么。朕听闻他施政;种种举措,也颇受启发,很有共鸣。”

正襟危坐;汲黯面无表情,只是平静;看着至尊;天子。

皇帝稍稍有了些不自在:

“汲公想说什么?”

中大夫深深叹了口气。

“我知道陛下想听什么。”他道:“但论阿谀奉承,臣确实不如公孙弘等。”

皇帝:…………

好吧,他刚刚暗戳戳引用一句唐太宗,;确是要以此比兴,旁敲侧击;炫示自己;灿烂功业,俗称凡尔赛;如若此时有明事理;大臣恰到好处捧上一句,那效果便愈发浑然天成,弄不好还能记入史书称作一代嘉话。但现在——现在让中大夫一句实话,彻底毁了个干净。

当然,要是真有史官在册,大概也能写个千古留名;典故出来,不过典故;蕴意就似乎不太符合皇帝;预期了……

天子;脸垮了下来。

汲公浑若不觉,淡淡;继续:“……不过,陛下远见卓识,圣明烛照,天下无可比拟。传闻说黄帝见一叶而知天下将秋,想来也只是如此了吧。”

皇帝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