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枕刀 > 第108章 番外:李乂

第108章 番外:李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口所言,但对李不言来说,却是晴天霹雳。

李乂不忍心再听下去,要走出去拿走话本,却被李不言死死拉住。

太子是君,他们是臣。

君上说的话就是金科玉律,君上说写话本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它就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要是李乂在这时候走出去,肯定会被太子记住。

这种记住,绝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那天,李不言和李乂站在灌木丛里,眼睁睁看着太子批评几句后,随手将手稿丢进了一旁的观赏湖里。

手稿吸饱了水,开始一点点往湖里沉下去。

就如李不言跌落谷底的心。

在夜里吹了太久的冷风,李不言感染风寒小病了一场。病好之后,李不言不再提起那本话本,而是重新创作了一本新的话本。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本话本,连李乂这个做儿子的都不能看。

直到李不言临终前,李乂才知道原因——

李不言写的这本话本,有个鼎鼎有名的名字:《桃花渊》。

它不是在讲爱恨,不是在讲情仇,而是倾注了李不言所有的恶意。

李不言不让李乂看,是不希望自己的恶意影响到李乂,不希望自己在儿子心目中成为一个面目可憎的人。

但恶念只是恶念。

这世间多的是凡夫俗子。只要是凡夫俗子,就会被七情六欲所困扰,就无法避免会对一个人、一件事产生恶念。

李不言写《桃花渊》只是为了发泄这股恶念,李乂相信李不言心里绝没有半点要通过《桃花渊》来践害太子的想法,但有些事情并不由人。

《桃花渊》还是泄露了出去,对太子的声誉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李不言一直希望能写出一本受欢迎的话本,但总是不如愿,如今终于如愿,李不言却宁愿这只是一场梦。

《桃花渊》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到底是有多大的冤屈,到底是有多绝望,才能逼得一国太子站在祭台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自尽以证自己绝无过半分弑君杀父的念头。李不言不知道,李不言只能站在人群中,目睹太子自尽的全过程。

人群喧嚣杂乱,李不言的世界天崩地裂。

没有人知道《桃花渊》是李不言写的,但李不言那颗原本潇洒不羁、淡看富贵的心被束上了枷锁,蒙上了灰尘。

这件事情过后,李不言大病一场,每个晚上都会陷入深深的梦魇中。

李不言没办法继续留在京城,上书天子自请离京,前往偏远的南方地区做官。

再之后,李乂永远失去了他唯一的亲人。

【3】

临终前,李不言将所有的事情告诉李乂。

在李不言的葬礼上,李乂见到了父亲生前至交,江时。

江时风尘仆仆,依旧不掩满身气度。

江时是带着圣旨过来的。

朝廷念在李不言是为了保护渔村百姓而死,给李不言进行了追封,还赐下了奠仪。

听着这个旨意,李乂满心复杂。他张了张口,欲言又止。

江时似乎看出了他心里的想法,将圣旨塞进他手里,又将李乂叫到了一旁,温声宽慰。

“你父亲前段时间给我写过一封信,他在信里向我坦白了话本的事情,说实话,我很遗憾。”

“我与你父亲少年相识,从同窗到后来同朝为官,最清楚他是个怎样的人,我看得出来,他在信上已经存了死志,只是还没等我想好怎么宽慰他,他就先一步为了保护百姓而死。”

“这个死法对他来说,反而是一种解脱,你不要太难过。”

给李不言上完三炷香,江时先去休息。

几日后,李不言正式下葬。

江时再次找到李乂,问他将来有什么打算。

李乂打算守完三年父孝就去参加乡试。

江时却摇了摇头,问了他几个很现实的问题。比如他父亲留下的家业要如何打理;他守孝期间不能去书院,要如何苦读,没有名师教导,哪怕他再聪慧,也很难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没等李乂思索出一个答案,江时叹息着道:“你父亲生前最放心不下的人就是你,他在信里求我日后照拂你一二。故人临终托付,我总不能不应,所以主动求了宣旨的差事,一是为了过来见你父亲最后一面,二是为了接走你。”

“《桃花渊》的事情,始终是个隐患。你若是用李乂这个身份考取功名,日后若是出了什么事情……”

江时忧心忡忡。

他一言一行,仿佛都在为了李乂思量。

在李乂犹豫的时候,江时还拿出了李不言的“亲笔书信”。

信上,李不言确实想将李乂托付给好友。

“在哪里守孝都能守孝,只有你过得好,你父亲在九泉之下才能瞑目。”最后,江时如此说道。

【4】

金榜题名,蟾宫折桂,风华无双。

在江时的安排和教导下,这世间少了个叫李乂的少年,多了个叫江淮离的寒门状元郎。

殿试结束后,江淮离请了三个月假回到扬州祭拜祖先,在郁大老爷的邀请下,江淮离住进了郁府,每隔三日抽出两个时辰给郁大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