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盛世明君 > 第 71 章

第 71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荨本来是想让武举和文举同时进行的。

这个时代并不重文轻武, 而是对兵权十分看重。因此朝中大臣普遍认为,直接用考试这种手段来选武将, 是不是会选出纸上谈兵之人。

刘荨表示, 虽然选出来武将, 但武将也不是立刻就走马上任, 而是要和这些文官一样,经过实习的。

他希望选出一部分文武双全的人。

另外,文官武官好像换岗位的时候, 也必须经过考核。

哪怕只是去督战。

汉初期督战的宦官和文官都特别厉害, 在匈奴最猖獗的时候, 匈奴南下, 督战和长官往往最先战死。

他们是真正的身先士卒。

现在还好, 没把汉朝的底子败光。所以当说文武官要转岗的时候必须经过考核, 文武百官都没有意见。

有些文官比武官还要积极的表示支持这个政策,前往不能再让无知的宦官去祸害边疆了。

这时候还没有后世文官压着武官, 一竿子啥都不懂的文官去边疆给武官捣乱的事发生。所以文官并不觉得自己的特殊待遇被取消了, 一个个都想着终于不用眼睁睁看着宦官或者白痴勋贵对军队指手画脚了,普天同庆啊。

刘荨本来以为文官集团会跳着脚反对,没想到他们如此激动兴奋。

刘荨托着下巴叹了口气。

怪不得自己穿越前这么喜欢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真的很棒。虽然这还并不是封建时代的巅峰时期, 但人的风骨和才华,真的耀眼得快把人闪瞎了。

底下学子还在考试, 上座屏风后的皇帝大臣已经讨论官员入职考试和接下来依托于科举制度的武科之事。

刘荨聊了一会儿,叹气道:“以前和罗朗聊过此事, 他见解不错,可惜现在他在下面考试呢。”

作陪大臣笑道:“今日之后,陛下又可以尽情差使他了。”

刘荨又叹气,摇头道:“今日之后,他就要去扬州走马上任了。”

有大臣不带恶意的反对道:“罗家毕竟有罪在身,臣并不是不相信罗朗的忠诚和才华,但让他再去罗家之地,是否不太妥当?”

刘荨道:“这才是对他的考验。”

大臣瞬间明了。

皇帝陛下这是用这个敏|感的位置来考验罗朗,看“放虎归山”之后,这老虎会如何做。

他是想重新拉起罗家的势力,还是一心一意为皇帝陛下做事。

若是前者,皇帝陛下也好早做打算。

不过这虽然存着考验之心,也证明着皇帝陛下心胸宽广。扬州富裕,土地广阔,若让一个有异心之人去担任州牧,对皇帝陛下的政权伤害是十分巨大的。皇帝陛下既然让罗朗去扬州,是真的信任他。

大臣们心里又是感慨敬佩皇帝陛下的胸怀,又是担心,一时间小声讨论起来,都有些拿不住注意。

刘荨道:“许和也会和罗朗同去,再选些信任的武将,即使他心有不甘,也无事。”

大臣们这才同意。

不看忠诚,只说利益,许和肯定是向着皇帝陛下,罗朗即使对他有推举之恩,也不值得他投靠。有许和辅佐,若罗朗无异心,他们两配合一定十分默契;若罗朗有异心,以许和才智,也能稳定局面。

再加上只忠于皇帝陛下的武将,兵权在手,罗朗也翻不出花样。

刘荨继续补充:“而且罗逡将回来,在朝中任职。”

大臣们这下彻底没意见了。

以罗逡目前立下功劳,高升入朝是理所当然。而罗逡在朝中,对于罗朗而言,也是一种牵制。

父子两不全部外放为封疆大吏,也是朝中自古以来的习惯,他们也不会觉得皇帝陛下的所作所为不妥。

刘荨本来没想到这件事,还是司俊提醒了他。

虽然刘荨信任罗家父子,但父子两人都为啊封疆大吏,的确会惹人微词。

何况朝中需要人才总揽大局,罗逡年龄和资历都足够,现在又有在雍州的几次大胜,功劳也已经足够。罗逡理应入朝为官,总揽一部。

以罗逡在雍州表现,兵部尚书的位置还是很合适的。

兵部尚书并不掌握兵权,而是武官任命选派、军械兵籍、地图车马等事,勉强算得上专门为军队设立的后勤管理部门。罗逡熟悉军队制度,和将领处得不错,自己又有文官习气,和文官也很融洽,很适合作为军队和文官集团的缓冲剂。

他若在兵部,定会一心一意为军队着想,省下刘荨许多事。

于是刘荨才给罗逡下了密旨,让他渐渐移交权力,当罗朗中进士的报喜来的时候,就跟随报喜官一同入京。

罗逡在得知儿子要担任扬州牧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离开现在的岗位。

谁都知道,父子两不可能在不同的地方担任封疆大吏。比起让儿子仕途坎坷,罗逡已经习惯为儿子牺牲了。

比起自己的野心和抱负,他更希望自己宠着的终于脱离家族桎梏的孩子能追求自己的理想。

不过没想到刘荨是真的想重用他,告诉他回来就有实权大官做。虽然没有说是什么实权大官,以皇帝陛下这圣旨中的语气,罗逡就知道,一定是个大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