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秦嬴鱼 > 第136章 突围(霸王加更+8)

第136章 突围(霸王加更+8)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还有河内和河东地的土地耕种情况。

如今已经四月份了,正是庄稼需要灌溉发力抽穗生长的时候,可是关中自从三月份下了一场不大的小雨之后,一直到四月份,就再也没有落过一滴雨,秦王的心有如天上越发大的太阳一样,日渐焦灼起来。

唯一能给他安慰的是,南郡汉中之地风调雨顺,耕种如常,河东之地有些影响,但因为有大河和汾水做灌溉补充,耕种也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最让人欣喜的是河内郡。

河内郡雨水如常,耕种田地的面积亩数和将要收获的粮食数量肉眼可见的让人欣喜振奋!

或许是因为今年大河上游降雨减少的原因,流经河内地区的大河段落的水流量并不如以前充足,原本被河水冲刷的宽阔河床有三分之一裸露在外,露出的,全部都是肥沃的黄土地,及其适于耕种粮食。

汤榆是个胆大心细的,他早就意识到今年气候不同寻常,在接到国内的粮食耕种调整方案之后,更是坚定了他心中的判断和猜测。

他在打算将二十万上党百姓分批带回河内的时候,他自己就先一步回到河内,去跟河内郡守孟伯禾要了专管农事的官吏,又征集了大量的农家弟子和有经验的老农,沿着大河上下勘探可以用于耕种的河床土地。

他去勘探的时候,大河(黄河)正处于枯水期,两岸河床自然是裸露在外的,土壤也足够肥沃,但并不适合耕种庄稼,因为等到三月份的时候,雨水增多,从上游冲积下来的河水也会暴涨,再河床上刚种下去的种子才露芽,就被河水淹没了。

土壤再肥沃又有什么用?徒劳做白工罢了。

但汤榆基于对自己和对国内发来的王令的判断,今年大河河水必定不会暴涨,就是有涨幅,也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所以他去向孟伯禾力荐,将二十万上党百姓全部分布在大河北岸的河床地段,全力耕种一季粮食,为国内即将出现的粮食减产做危机准备。

孟伯禾对他不按照常理出牌的行为给吓死了,那可是供给至少十万人(二十万老弱妇孺青壮加起来有能力进行劳动耕种的人数)耕种的粮食种子和农具啊,还有这二十万人每天吃喝消耗的粮食,等到收获之前,这二十万人全部都是只出不进的,要是计划泡汤了,刚长出来的幼苗被大水给淹没冲走了,这个责任,他担的起吗?

他孟伯禾有那

么厚的家底,有那么足的军功,可以供他从中赎罪吗?

孟伯禾想拒绝,担他不能。因为汤榆是代表安平君来河内的,更因为在上党还没有发生献地给赵这个巨变之前,安平君就已经料到了今日了,他怕现在汤榆所提的建议,正是汤榆从某种渠道获得的安平君的命令。

所以孟伯禾不能拒绝,也不敢拒绝。毕竟,在农耕方面,一向都是安平君说什么,大王和相邦就怎么做的,曾经作为咸阳内史的孟伯禾,可太明白安平君在秦国的分量了。

最终,孟伯禾还是同意了,他不仅同意了汤榆的建议,还发动全河内的所有能发动的劳力,将所有能种植的种子都种了下去,不仅在裸露的河床地段,更是在百姓的前宅后院,都要种上菽和菜。

孟伯禾可没忘了,上党还有三十万大军等着他养活呢。

想从国内运送军粮?

别开玩笑了,国内今年能自给自足,他孟伯禾就感恩天地了。

最终这军粮,还是要落在河东和河内,河东他管不着,但只要在秦王要粮的时候,他河内能拿的出来,就是他这个郡守不负君恩了。

从种子种下的那天起,孟伯禾就每天都在祈祷,千万别发水,千万别下大雨啊,老天保佑,千万别河水蔓延到田地之内啊啊啊..

河内抢种粮食的做法传至秦王手中的时候,秦王不是不心惊的,这种在河床上种粮的方法,无异于从老天爷手底下抢饭吃,但他在担惊受怕的同时,又跟孟伯禾报了同一种看法,万一呢?

万一真能种出粮食来呢?

若是真的能让十万人种出粮食来,节省着吃,养活五十万人不成问题吧?

毕竟今年雨水少,大河上游水量少,影响下游河床裸露在外,没毛病啊,既然可以种,为什么不能种呢?

为此,秦王还特意去了趟庸城去搞了一次祭祀,求列祖列宗保佑河内今年一定要有丰收啊,都不用多了,只要有这多出来的一季的丰收,秦国就能度过今年的旱年了。

白起的军报传来之后,秦王对着堪舆图和白起的军报仔细斟酌,很快就看出了白起的困境所在,他打算向上党益军,支援臼起,但是,军源要从哪里选呢?

秦国上下,现在大约有七百万人口,但其中有将近二百万,都是这几年新增的新生儿,其实秦国的基础人口,只有五百万左右。

四十万大军,差不多就是秦国能拿出来的全部主力了,但还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