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 第 231 章 观众:没见过这么水的功绩

第 231 章 观众:没见过这么水的功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虽然满心满眼都是吐槽,但是看着堂兄高兴的脸,朱厚熜还是难得厚道的把这句话给咽了回去。

堂兄他也不容易啊。

季驰光:“为什么明明这件事情看起来这么不同寻常,但是我却依旧怀疑,这可能真的只是一个意外?”

“因为朱佑樘对文官们真的太好了,好到完全挑不出什么错处。”

“如果我们光去看史书,那我们就会发现,朱佑樘在史书上的形象仿佛是明朝的第一明君——除奸用贤,肃清吏治,轻徭薄赋,不好女色,君臣和睦,百姓安宁。弘治中兴被他们夸得天花乱坠,仿佛是明朝最好的盛世。”

“这样的情况,你们想到了谁?”

【潇湘水断:真的不是杠啊……我怎么感觉这夸奖的用力程度和仁宣之治有点像了?该不会又是一个被文官们包装出来的假冒伪劣产品吧?】

【二凤:我觉得像,仁宣之治七分的水准被硬生生夸到了十二分,弘治中兴应该也差不多,可能原本确实也有效果,但是被过分夸大其词了。】

【老虎爱吃绿豆糕:所以,换句话说,能让文官们这么夸他,朱佑樘给了多少钱?】

季驰光:“朱佑樘这一生,在史书上的评价颇高,但是当我们透过表面去看内在,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不对劲——他的宽容与仁慈,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软弱和纵容。”

朱厚照脸上一红,羞臊不已,虽说这话不好听,但是主播说的也是实话,他确实没什么好给亲爹辩驳的。

他爹……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多少确实有些软弱了。

季驰光:“对外,自不用说,对于外朝的大臣们,朱佑樘始终保持着过分宽容的态度。”

“我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这么一句话,发现用来形容明孝宗,确实再合适不过了——朱佑樘越是对文官们言听计从,文官们就越是称颂他的圣明。”

“朱佑樘的过分宽容引来了很多的乱子——肃清吏治,君臣和睦,那是因为他对文官的话来者不拒,轻徭薄赋,直接导致国库空虚,天下钱财尽矣。”

朱元璋虚着眼睛吐槽:“……这就是我大明的中兴之主?”

猜到可能有吹捧的内容在内,可这未免也吹捧太过了吧。

季驰光:“朱见深去世的时候,给他留下了满满的国库,留下了可靠的制度,但凡他照着亲爹的步子走,也不会再后来弄得这么混乱。”

“当时的名臣李东阳甚至直接直言不讳的给皇帝指出来了——挽舟者无完衣,荷锄者有菜色。盗贼纵横,青州尤甚……浙东流亡载道……军伍空虚,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东南财赋所出,一岁之饥已至于此。北地啙窳,素无积聚,今秋再歉,何以堪之。”

主播轻轻的念着,但观众却越听越面色沉重。

江中划船的渔夫没有一件完整的衣衫,种田的人吃不饱饭,面带菜色,青州一带,盗贼山匪无数,江南地区流民甚多,国库空虚,军队武库储

藏不足,官员甚至都已经发不出俸禄了……

刘彻这边已经被惊呆了:“……这他们都能硬吹?”

这一段描述拉出来,就算说是一个王朝的末日之景,他都能相信,为什么还有人能够继续吹下去呢?

他们说话写史的时候睁眼了吗?!

弘治中兴……该不会兴的只有朝堂吧!

……

季驰光:“兵部尚书刘大夏也曾经对皇帝直言,说‘窃见天下民穷财尽’,自认为无法在调控兵部,于是坚决辞官。”

刘大夏也是豁出去了。

他当时被皇帝授了兵部尚书之职,虽说看着是繁花锦簇,但刘大夏又不是个傻子,他知道朝廷这些年内里空得厉害。

兵部下辖武库,这些年国库里连只老鼠跑进去都能饿死,武库更是早就空了,兵器连着几年都没换过新的——他要是接手了这个位置,要么自己掏私房去补,要么就是跟着这个官位一起烂到土里去。

所以,在得知自己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之后,刘大夏并没有欢天喜地,而是立刻找上了大领导朱佑樘,开始了疯狂辞职的道路。

只是每次皇帝问他为什么要走的时候,他给皇帝留颜面,都选择沉默不语,直到这次,他实在被皇帝逼得退无可退,才将实话说了出来。

皇帝们被这情况惊得目瞪狗呆,其他的官员们也都傻眼了。

兵部尚书啊!

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哪怕是重文抑武如宋朝,这都是妥妥的高官!

宁愿乞骸骨都不想干这份活……

这武库和国库得亏损到什么地步?!

季驰光木着脸:“甚至到朱佑樘去世的时候,宫里算了一下新帝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