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无敌大百科[快穿] > 第110章 第一百一十章

第110章 第一百一十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顾真人的祈雨仪式,满打满算只准备了五天。

时间非常紧迫,以至于祈雨仪式的一些细节只能简化,不过简而不陋,仪式搞得肃穆恢宏,声势浩大。

京城外三十里,三千营驻地。

三千营能容纳数千人同时操练的阔大演武场上。

场地的最东边垒起了一座方形祭坛,祭坛分为三级,每级高一丈三尺。

方坛前用特意从金水河边取来的河泥塑了一条张牙舞爪的青龙。

青龙长十丈八尺三寸,首尾处各摆了一口装满河水的巨大陶缸,缸口架有绿色的柳枝。

离方坛五十步远的地方是白绳圈出的一圈界线。

在界线上按照上章,重光,玄黓,昭阳所代表的正西,西北,正北,东北四个方向摆放长条供桌,桌上供奉茗果,糍饵。

再外围是一队队身披铠甲,手持长矛的三千营兵士。

共有十二队,每队二百四十人,分别按照十二地支所指的方向,整整齐齐排列在方坛的四周。

当今的寰庆帝年纪轻轻,好奇心还颇重,上次顾真人在香鹿山做法被大家传得神乎其神,他还十分遗憾没能亲眼看到,这一次就不肯再错过,带着人一早便到了。

顾真人的祈雨较为与众不同,对围观者也有要求。

要求必须有城中商户百名,城外农户百名,僧道尼出家人百名,读书人百名,市井间的手艺工匠百名……,官宦人家因出门多有带家眷和仆役的,人数不好控制,便要求总数不得超过五百名——以免太过挤占了其他人的位置。

众人不知道石韵这是特意聚集了京城各界人士代表,以便把这次祈雨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

他们只知道顾真人不偏不倚,将士农工商各色人等都请了来,连市井中的贩夫走卒,小贩工匠都没有落下,可见在顾真人眼中确实是众生平等,十分令人钦佩。

一个身穿长衫的老者站在儒生中,轻捻着胡须连连点头,“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天旱庄稼歉收,不止是农户凄苦,随之而来的更是百业凋敝,顾真人这般安排也是有些道理的。”

他身周几个年轻的书生都连声赞同。

在他们不远处,挤挤挨挨的站着一众小贩和工匠,这些人看看左边一群斯文清高的读书人,再看看右边一堆穿金戴银的富户乡绅,更是激动不已,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竟然能和这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同站在一处,这都是托了顾真人的福啊!

这些人原本就对曾经在香鹿山请过神的顾真人十分崇信,这时更是一脸虔诚,满心的敬畏。

寰庆帝被内侍和护卫们还有钦天监的众官员们簇拥在中间,远远看着场中十二队精神抖擞的三千营兵士,再看看那些泾渭分明,各自聚集在一起的僧道尼姑,商人富户,小贩工匠,读书人和官员家眷……,各色人等站在一起,杂而不乱,全都在翘首以盼,不禁对身旁的王公公笑道,“顾真人还真是个能人。旁的不说,只这短短几天时间能筹划出如此像样的场面就已十分难得,今日的祈雨只要能有她上次在香鹿山做法请神的水准,朕便算不虚此行。”

王若彧见陛下感兴趣,便也不说扫兴的话,应道,“确实如此。”

又顺口道,“前朝史书《礼志》中有记载:以甲,乙日择东方地做坛,取土造青龙,斋三日,诣龙所,汲流水,设香案,供茗果,糍饵……,顾真人的做法与这记载颇有些相似之处,陛下空闲时不妨多看看此类史书,拓拓眼界。”

陛下另一侧的渝王听得直皱眉头,暗道这姓王的当真是恃宠而骄,敢这么和皇兄说话,真把自己当帝师了!

陛下却不以为意,知道王公公就是真心提醒自己要多读读书,以拓宽眼界,因此态度很好,“先生说的是,等朕空闲时就找来看看。”

话音刚落,场上忽然响起了擂鼓声。

咚——,咚——,咚——

隆隆的鼓声好似一个接一个的闷雷,震人心魄。

众人忙凝目观看。

只见那十二队身穿甲胄,手持长矛的三千营兵士忽然动了起来,在方坛周围那一圈白色的界线外列着队形,开始整齐游走。

随着鼓声越来越急促,几千人的队伍移动也越来越快,跑动的步伐又极为整齐,离远了看,就像十二条游龙在方坛周围翻滚游动。

场面十分震撼,观看众人一起睁大眼睛,在心中惊叹:顾真人出手果然非同凡响啊!这一上来就气势不凡。

渝王抬眼看看天色,然后轻声对他皇兄说道,“顾真人说祈雨巳时开始,马上就要到时辰了。”

寰庆帝点点头,眼睛盯着方坛四周翻翻滚滚移动的队伍,满脸兴味。

连王若彧都大感兴趣,眼睛盯着场中阵型变幻,一队队士兵动作矫健,整齐划一地迅速移动,嘴里勉为其难地夸道,“这阵型排得有些意思,变换中又自有章法,三千营夏指挥使操练兵将操练得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