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将军好凶猛 > 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袭

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景臣站在南大营的寨墙之上,这一刻如同回到数年前身置汴梁皇城朱雀城楼之上眺望藏津桥战场的噩梦之中——
清晨接到靖胜军从龙舒河沿岸开拔北上的信报,杨景臣与怯不黑就断定京襄部署于霍山北部山麓之中的选锋军必然已经趁夜沿淠水北上突袭而来。
他们之前虽然没有接到霍山方向的信报,但相信实是京襄选锋军推进速度太快,又不乏剽掠如风的精锐悍骑,令他们分散于淠水上游的探马、斥候,根本就来不及赶回来传信,或被清除、围杀,或被切断道路。
他们预计京襄靖胜军主力最快也要拖到今日黄昏时才能赶到淠水河口;而左右骁胜军即便与京襄沆瀣一气,但距离更远,最快更是会拖到三天之后才能赶到淠水河口,便决意先解决京襄充当前锋突袭的选锋军精锐。
他们不单仅派出八千步卒在浮渡正面结阵迎敌,他们还授意在阵前督战的都虞候、指挥使们,能抵挡则抵挡,不能抵挡则可以????????????????往大营附近、投石弩车等战械以及弓弩能遮蔽、掩护的区域撤退,甚至不拘他们提前为撤退做好准备。
说白了,第一时间在浮渡正面结阵拦截的兵马,只是他们为诱敌深入、以便合围的诱饵。
普通兵卒当然都被蒙在鼓里,但是阵前督战的都虞侯、指挥使们,都心知肚明,也早早看好撤退的路线,还将精锐人马都收拢在自己的身边。
那些杂兵死就死了,随随便便都能补满,但就怕精锐部属损失太惨重,他们会失去在军中立足的根基。
这样的排兵布阵,督战将领又是这样的心态,仅仅凭借阵前入秋后仅剩浅水的窄壕以及零散的拒马,如何抵挡住京襄最为精锐的披甲重骑、重甲步卒往前推进的步伐?
不要说披甲重骑、重甲步卒了,在他们派出的袭扰骑兵被压制、驱逐出战场,不得不往营区深处暂避锋芒之后,京襄军上千弓骑兵分作十数队,越过沟坎进逼过来,战骑驰骋不停,软弓张开不断快射,就叫他们阵脚禁不住松动起来。
京襄军的这些弓骑兵,上半身所着简易板甲类似两当铠,主要遮覆胸背,却是通体锻打而成。
这种简易板甲,叫弓骑兵虽然不像披甲重骑那般防护全面,但在阵前对射时,却能有效保护要害;倘若腿臂等非要害处中了箭创,及时后撤,不至于伤及性命。
而这些进逼到阵前的弓骑兵,坐骑还披覆一层类似锁子甲的网甲。
战马的承受力要比人更为强悍,用轻便网甲大面积遮挡胸腹等处,骑射娴熟的弓骑兵进逼到阵前,且驰且射,极大降低战马为流矢所伤的可能。
在战场上,前列兵卒以大盾、长刀、长矛为主,弓箭手位于阵中抛射箭矢——铠甲防护齐全的将卒或者战马,在这样的战场上,生存概率要高得多;特别是于缺口正面列阵的雄州汉军,斗志不坚,无意从整饬的阵列中反扑上来,基本上是被动承受上
千弓骑兵轮番袭扰。
如此一来,选锋军重甲步骑极其顺利的越过几道简陋的障碍物,杀至雄州汉军阵前,如汤泼雪一般,将强悍无比的凿穿战力肆意发挥出来,几乎眨眼间的功夫,就被撕开数处缺口。
雄州汉军阵前督战的都虞候、指挥使们,无心组织精锐兵马去堵缺口,杨景臣站在寨墙的箭楼之上,看着浮渡正面的防御阵线,可以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崩解开来。
这时候他才完全确认北岸传信推测京襄已经得到大股契丹骑兵的增援是真。
无论是轻骑弓兵,还是突阵冲杀的披甲重骑,绝不像京襄拿普通的马步兵充数来吓唬他,可以确认京襄此时凿实在淮西战场有一万五六千精锐骑兵可以调用。
问题是多出来的这七八千契丹骑兵,是怎么瞒住他们的眼线,进入淮西战场的?
不是说契丹残部一直都停留在吐蕃高地的深处吗?
不是说契丹残部都没有往大理????????????????国方向进一步转移的迹象吗?
浮渡正面的防线被撕开,不计其数的兵卒往两翼营区逃来。
雄州汉军的兵卒此时的伤亡不会有多惨重。
毕竟浮渡前的两大营区,都是主营环绕数座小营的布局,与浮渡正面的缺口,有多条道路相通,营垒里除了一队队弓弩手站在寨墙之上严阵以待外,还部署大量的战械,京襄军还不敢肆无忌惮的轻易逼近追杀溃兵。
不过,看着京襄军分出一部精锐,通过缺口往浮渡栅营杀去,杨景臣他敢下令营中待命的精锐兵马杀出,去截断其退路吗?
杨景臣眺望怯不黑坐镇的东大营,许久也未见东大营升起“出兵断后”的狼烟信号。
京襄军的重甲步骑在撕开浮渡正面的防线之后,并没有直接往浮渡方向杀去,而是往两翼营区转进,在他们东、南营区的正面重新收拢起坚密的阵型;京襄军之前游弋于两翼的弓骑兵,这时候分出上千人马径直往浮渡外侧的栅营杀去。
杨景臣看京襄军的部署,也知道京襄军有防备这边出动精锐断其退路,此时他心里也很清楚,他们即便调兵出营垒,更大可能会在营区前陷入胶着作战,断其退路则不要妄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