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别给我的游戏做评测了! > 第一百五十九章 纵横三十六,拨乱在山东!

第一百五十九章 纵横三十六,拨乱在山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城市:乌托邦》新模式的成功,不仅震惊了城建智库的工作人员,火爆程度就连他李不言本人都感到分外措不及防。

由于大部分资金都被投入到游戏制作当中,就游戏本身而言,除了一些基础的宣传之外,他也没有做多少宣传内容——毕竟这个DLC的目的还是在于模拟城市建设,而不是为了赚钱和卖出商品。

但李不言似乎有些忽略了玩家们的热情程度,还有他们的创作热情。

虽然之前他也有想过,这个游戏可以靠着其中玩家自定义的内容小火一把,但他没想到的是,这火,那是一烧就停不下来!

不仅是在游戏中越来越多的各种段子手涌入其中,就连游戏外,也有不少玩家在做类似“《城市:乌托邦》离谱每日事件”剪辑的视频,看地广大观众直呼人才,播放量也自然而然地水涨船高。

而有了播放量,也就有更多的人将游戏中离谱的事件给剪辑出来,给做成视频发布到网上——一来这么做收获的播放量高,他们也能顺势涨粉;二来做这种视频也只需要录屏然后剪辑就行,根本不需要像其他视频创作者那样绞尽脑汁就能火。

因此,更多的跟风者也紧随其后,久而久之,这种记录了各种离谱事件的每日剪辑,便跟牛皮糖一样,出现在了各大视频网站的首页。

可以说,大数据将观众们都摸得透透的。

【从未关注,一集不落】

【不是,这游戏怎么又找到我了?】

【听说这些都是玩家写的?都是怎么回事儿啊,怎么会有玩家花钱给游戏公司打工的?有没有大佬解释一下?】

【“怎么会有玩家花钱给游戏公司打工的?”虽然心里很不爽,但实在找不到什么反驳的理由】

【事情是这样的的,这個游戏设计地很很巧妙......】

而见得多了,也不乏有一些观众开始逐渐了解这个游戏,《城市:乌托邦》也就在各种二创传播中迎来了自己的热度与销量的双重巅峰。

这个DLC单轮热度方面,甚至有超越本体的趋势。

就像《巫师三》与《昆特牌》那样,也有不少玩家认为,虽然说这个游戏本体模式也挺好玩的,但是对比起来,他们还是愿意选择新玩法内容。

甚至有不少人都发声说想要看到这两个游戏的模式拆分开,这样他也就不用还要花钱再买一个游戏本体了。

反正也没多少人玩。

虽然对于游戏本体没人玩这一点李不言很想表示自己的反对,然而确实找不到什么反驳的理由。

于是,游戏便在众人的要求之下,给这种市民生活的玩法像是《昆特牌》那样独立做了出来,每一个拥有《城市:乌托邦》本体游戏的玩家,都可以免费领取这个游戏。

而那些没有的玩家,也可以凭借着不用买本体因此更加低廉的价格,只要30元便可以玩到内容如此丰富的游戏,自然也十分支持李不言的举动。

当然,对于为什么他竹节虫能把游戏卖地这么便宜,大伙儿也就当这是他在做慈善。

毕竟他竹节虫之前出过那么多份物美价廉的好游戏,现在再出一份,显然也是件非常合理的事情。

大家哪里会想得到,这是一个城建数据收集软件啊!

各位玩游戏的朋友们,你们还会记得当初第一次打开游戏时,弹窗出现的是否允许数据收集的问询吗?

可以说,99%的玩家都不会在意这个,甚至有些人连当初有没有弹窗,自己有没有点同意都忘得一干二净。

根本不会有人想的到,自己一个臭打游戏的,竟然玩游戏的实时数据能作用于城市建设?

说出去都没人信好吧!

而正是这说出去都没人信的理由,却恰恰让李不言赚地盆满钵满。

而这些钱,也都随着其他资金一道,给投入到新游戏的开发当中。

“这次还真是多亏了你啊!”

走在回工作室的路上,李不言跟强烈要求开车送他回去的林琦熟络地交谈着。

“真不知道你这游戏是怎么做到的,怎么数据对比地如此精准,游戏数据真能跟现实做地大差不差。”

林琦不服都不行。

他李不言能把带有各种游戏给做出来是一方面,能把游戏数据与现实数据做地这么贴合实际又是一方面。

前者倒是简单,换那些做P社游戏的工作室再加上AI都能做;而难的则是后者。

他们做城市规划的,自然是不可能拿到游戏内的数据就往现实城市建设中代。

城市建设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问,其中更是包含了不少人与人、人与环境之前的诸多问题,想要三言两语、做出一个模拟类游戏各种矛盾就迎刃而解,显然是十分不切实际的。

在新DLC完工之后,他们城市智库首先是将川城数年前的城市框架形成模版,给代入进去收集各种数据,在数据收集到一定量级的时候,根据人口的增长比率,将这些年的城市变化不断代入游戏中,以此来观察所得出的玩家数据变化是否跟这些年现实中数据变化相吻合。如果不吻合的话,又是哪里出了问题。

至于玩家们怎么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