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大周土地公 > 第544章 燧边取暖

第544章 燧边取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孔黑子仔细回味着文章中的描述,转眼看向远处尚未化尽的白雪,心中的温度抽丝剥茧般消散,变得比面皮还要冰凉。

刚张嘴,还没说话,就是一串白气散了出去。

孔黑子感觉更冷了。

“心忧炭贱愿天寒……心忧炭贱愿天寒……我等围炉烤火,煨酒煮茶尚觉得手足冰冷,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又是何等滋味……哎……”

周游列国的情景又浮现在心头,孔黑子的心更痛了。

其他人虽没说话,可是脸上都不太好看。

在这种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的时候,突然抛出一篇揭露现实的文章,把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抨击一遍,任谁都不好受。

岳川却还不过瘾,又来了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下子,所有人都察觉到岳先生的不对了。

龙阳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问道:“先生此言,可是阳治国不力?施政不周?恤民不足?”

大黄心中暗道:好像你真干过啥似的……

岳川摇了摇头,“只是一时间心有感慨罢了,并非针对君上。”

“那……卖炭翁与冻死骨,可都是姜国百姓?”

听到龙阳的发问,所有人都支起耳朵。

他们也都想知道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究竟是哪个国家干出来的。

岳川摇了摇头,仔细回想起来。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

唐朝都城是长安,长安现在是咸阳。

“卖炭翁是秦国发生的事情,这个冻死骨,说的也是秦国西方的可怜人。哎……”

岳川对天发誓,自己说的都是真的,一点都没添油加醋。

七河之地确实冻死人了,四个,还是自己亲手送到姜国转生的。

在场众人也都毫不怀疑。

孔黑子一甩袖向屋中走去,很显然要磨砺笔锋,大干一场。

可是走了两步又转回来。

只抛出问题不给解决之策,就是耍流氓。

要说找茬挑刺,别说人,拴条狗都能“汪汪汪”三天三夜。

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能解决问题。

圣贤之所以是圣贤,就在于他们总在思考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思考怎样更好地解决问题。

“岳先生既然能看到秦国弊病,想必也有解决之策。还请岳先生不吝赐教。”

其他人也纷纷拜下,“还请岳先生赐教!”

岳川想了想,说道:“我们常说穷苦人家,却不知穷苦人家只是日子苦了点,终究还能过下去。比穷苦人家更艰难的是贫寒人家,不但穷苦,还寒冷,而寒冷,一个是无粒米果腹、无寸缕蔽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无片瓦遮身。”

岳川指了指远处炊烟袅袅、白气升腾的稷下饭庄方向。

“稷下乘凉,令人向往,但这仅仅解决了果腹的问题,让人能够吃饱饭,不至于饿死。可是凛冬降临,没有御寒的衣物、没有遮风挡雨的房屋、没有取暖的柴薪,一样会冻死!”

孔黑子感慨,“是啊,百姓要的不单单是吃饱。除了稷下乘凉,还有燧边取暖。”

稷下乘凉?

燧边取暖?

燧,最早是指燧人氏,后来成了取火工具的代名词。

燧边取暖,可以理解为篝火堆旁烤火。

岳川也琢磨着这两个词,暗道:不错,对仗工整。

随即,岳川拿起火耗子,向众人说道:“贫寒之人,毕生所求不过是温饱。为政者不能令百姓温饱,不仅仅是失职,更是失德、失智!”

贫寒?

温饱?

简简单单四个字,却道尽了百姓的辛酸。

温饱,听起来微不足道,却是贫寒人家遥不可及的梦想。

龙阳突然说道:“翁卿!”

“臣在!”

“姜国百姓,可有人忍饥、挨饿、受风寒?”

翁胖子迅速思考,随即摇头,“没有!绝对没有!臣敢以性……名誉发誓,绝对没有!”

姜国百姓登记户籍的时候,首要条件就是在姜国有住宅。

能领姜国户籍,就不存在“无片瓦遮身”。

而且,姜国免除苛捐杂税,农税三十税一,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种地肯定能吃喝无忧。

就算没有地的城镇居民,也可以进作坊干活领薪水,或者拿补贴低价购买独轮车,做些小买卖,或者帮忙运粮、运货赚取工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