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小领主 > 第八十七章秦国的警告

第八十七章秦国的警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赵武牙疼般的哼哼:大战过后,民生凋敞,如今战争斗没有平息,这国内的经济,即便是管仲来了恐怕也要头疼,有什么好做的嗯嗯,不如我且在赵城歇上一两个月,这几年里东跑西糊,愕今我也要享受甘活了,左右,看着天我可不想自摘缨之会
赵武的最后一句话,是说:大家警醒点,别酒后无德调戏我的女人。
所谓摘缨之会讲的是:楚庄王在一次招待部下将领的宴会上,一阵风将烛火吹灭,黑暗中有人施展咸猪手戏季了楚王的姬妾许姬,这姬妾也聪明,她在黑暗中看不起罪犯的脸,便顺手摘下了罪犯头上的盔缨,而后向楚王告状。楚王听说后,却下令将领们都除去帽盔上的盔缨,然后才命令人重新点燃灯火。于是,所有武将们清一色都没有系
摘缨之会的传闻大家都多少听说过,赵武这么一说,众人皆笑着响应。单婉清又羞又恼,拍了一下赵武的肩膀,责备说:看你说的,我可是王卿之女你明媒正娶呀。
楚王搞了个摘缨之会后,据说那位调戏楚王姬妾的武士很羞愧,后来楚庄王与晋国交战失手,有一健将独自率领几百人,为三军断后,斩将过关,而此人就是当年揩许姬油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于他,而誓毕生孝忠于楚王。事后楚王把那位姬妾赏赐给这人,以奖赏对方的勇猛。
单婉清刚才含娇带媚抱怨,也是告诉赵武:咱可是你正式的侧室,你可不能随便拿我送人。
赵武哈哈大笑,低头望向潘党,好奇地问:说起来,曾经追击楚王的只有我们了,而在路上挡住楚王追兵的,似乎只有你潘党了说说看,当初摘缨之会。上,你调戏的是谁楚王又怎么把那位姬妾赏给你了
潘党咧嘴笑了:二十万大军厮杀,两国参战的辅兵加起来过五十万,几十里地纵横的战场,一个小将想脱离本阵找到楚王并进行保护,可不是容易事,你听那些文人胡扯,楚王当初是弄了个,摘缨之会但后面的情节都是文人编出来的。这样的话你也能信,你实在容易轻信的很。
赵武有点讪讪,师修怒气冲冲:你这厮。来了这么久了,还不知道上下尊卑。主上的话能随意驳斥吗主上的为人能随意贬低吗也不知道楚国怎么教育你的
潘党的眉毛竖了起来,师修不甘示弱,按剑瞪着潘党,赵武拍一格圆场:满桌的美食堵不住你们的嘴吗老师,这厮桀骜不驯又不是从今天开始的,何必撩拨他呢昆,好歹这也是你家主的老师,怎么一点尊重的态度都没有
师偃长长吸了一口气,用极其夸张的陶醉。对着满桌的食物说:在外征战。最怀念家中的食物,,啊,真香。这就是家的味道,主上。我就不客气了。
师偃这一打岔,众人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桌子上一扑鼻的香味让人一时忘了争论,大家扑向了满桌的食物,汤汁淋漓的抢了起来。
师偃师修坐在赵武身侧,等大家吃了一眸子,填饱了肚子,师修侧身抱怨:主上。昆如此桀骜,你怎么,
赵武轻笑:我只用他的集猛,其余的,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开玩笑。在这个军国主义国家里,潘党是赵武的护身法宝,只要他能在战场上拼死保护赵武,就算平常脾气大了一点,咱也忍了。
师修听了这话,默默的点点头,而后拱了拱手,不再纠缠。稍停,师偃慢悠悠的插嘴:今年我赵氏的香料卖得好啊,一斤香料能换来两斤金铜可惜,如今大家手里谁都没有隔日的余粮。
古代没有保鲜手段,每到冬季,由于牧草匿乏。大量的牲畜都要预先屠宰了胜制起来。这时候,香料就是唯一的保鲜手段,它是生活必需品,只不过购买它需要花奢侈品的价钱。赵氏仅仅种了几年香料,虽然种植的面积还不大,但利润已经丰厚的难以想象。
可惜。连年战争把大家的家底都折腾光了,购买力不充沛啊。
我们换回来多少东西赵武问。
三万奴隶,两万女奴而已师修道憾的叹了口气:各家族手中,现在除了奴隶什么都没有。为了购买香料,他们把家中多余的奴隶都拿来交换。许多人还觉得这买卖占了便宜。因为家无余粮,他们已经养活不起那么多的奴隶,卖到我们手中,还能换来珍贵的香料,何乐而不为。
可他们也不想一想,战争终究要平息的,战争平息了,奴隶又从哪获得
赵武被师修提醒,他马上问:真的我记得国君答应我参与征税的分配,今年我们该享受的征税到手了吗
师修露出一副忽然想起的神情,答:我们今年享受了郑国交纳的一成征税。另外鲁国交纳的征税里,我们享受了七成,卫国交纳的征税享受半分。这些东西已经入库了,,我记起来了,秦国最近派人来了,使者还住在驿馆,主上什么时候有空,见一见也不妨。
正说着。几名侍女抬着乐器走入大厅。
在春秋时代,金石音乐要凭级别享受,但丝竹不在其内,遗憾的是,这时候乐师都是显赫的大家族赡养的,是大贵族专有的享受。幸好,单婉清的家族就是这样的大贵族,他们是王的卿,虽然周室衰败了。但瘦死的骖驼比马大,单婉清的陪嫁队伍中就有一班演奏丝竹乐器的乐师。
在春秋时代,家中宴客招出一班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