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小领主 > 第二百八十四章 我居然成了诱饵

第二百八十四章 我居然成了诱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第一步,赵武需要在地图上标注此处的地名。
提起笔来,赵武思索片刻,犹豫的说:干脆把此地称之为蒙
齐策马上提醒:秦国已经有了一块叫做蒙的封地。
无所谓了,我记得被称为唐的国家有两三个,被称为燕的国家也有两三个,至于被称为阳的国家有四五个,连南方楚国也有一个阳国南阳,所以,世上再多一个蒙国也无所谓。
赵武的意思是:卫敏这次获得封赏,纯因他心情好,给自己蒙来一块封地,所以应该被称为蒙。
卫敏现在应该被称为蒙敏对赵武的心思不了解,他还在为自己获鼎寸地而傻乐,高兴了半天,他指着更南方询问:主上,再往南去有一片大泽,还没有命名,请主上一并命名它。
赵武坏坏的笑着:既然此处的地理仿佛鸡泽,干脆就叫它鸭泽
卫敏兴奋的拜谢,,这厮的幸运立刻引起了随行武士的羡慕,大家都知道赵武这一趟旅行将封赏老臣,没想到赵武手头这么松,卫敏随随便便就蒙得了一片位于河边的肥沃领地。
这片土地确实肥沃,旁边是鸭泽,周围是森森的古木,这些巨大的树木对别人来说,可能是行动的妨碍,或者难以逾越的天堑,但对赵氏来说,那是数不清的财富。卫敏只要把族人迁居于此处,前期对此地的开可以依靠贩卖树木获益。等到周围的树木砍光了,土地就平整为农田了,他将继续从农田中获益。
蒙敏的幸运立刻弓起家臣的效仿,在剩下的旅途中,家臣们显得很殷勤,卖力地围在赵武身边讨好,而赵武也确实慷慨大方,他走一路封赏一路,原本被他视为股脑的家臣,被他星罗棋布的分布在沿途,
如此慷慨的行为,被齐策的赏不止,他凑在赵武身边低声自语:吾土吾民,,守土守民齐人曾不为人知的推进到此处,原本我们赵氏为了防范齐人,要花大力气构筑一条东部防线,但现在有了这些封臣,他们因为守土有责,便让我赵氏不花一分钱,建立起了东部防御屏障
齐策说的话,就是对稳定封建社会的本质的描述:封臣们有了自己的封土,便拥有了自己的封民,这使他们成为贵族,封土封民是封建贵族立身于这个社会的基础,失去了自己的封地,他们就成了一位浪人流浪武士,因此,为了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以及贵族身份,在他们遇到侵略时,不用别人招呼,他们会自的拼死抵抗。
所以在封建社会,绝不会出现类似宋末明末那种一两个金兵攻陷数座城市的现象除非当地封臣们都死光了。
这些沿途的无主之地,如果由赵氏亲自开,不免要动用大量的家族财力与物力,将这片土地封赏给功臣,功臣们不免要动用自己历年的积蓄对这片土地进行开,由此,本地的开从动用赵氏积蓄变成家臣群策群力,赵氏自己不需投一个钱,事后能获得家臣交纳的征税。而且赵氏有功必赏的行为,让家族武士对家族充满凝聚力,
这一举何止三得,简直令赵氏子孙后代受益无穷。
对于齐策来说,他本人当然期望这片土地能得到大力开,因为他自己的封地就在黄河南南支流的南岸。如果这片土地开完善,则意味着他本人的领地得冉与赵氏本土沟通起来,再也不是孤悬海外。一正因为如此,齐策才凑到赵武身边,假装低声赞颂,却把话清晰地传入赵武耳中。
赵武一路封赏下来,也带来另一种后果,随着他一路南行,家臣们不断的派遣自己的家臣赶往邯郸城,他们呼朋唤友,开始组织家族迁移的事宜。他们的行为,又使得这条道路上人员来往不停,原先偏僻的大路,顿时熙熙攘攘成了主干道。
穿过了鸭泽,快马赶来的筑桥队伍也赶到了这附近,在伯州平的规划下,鸭泽左右将修建起两座连通南岸的大桥,筑桥工程师们紧张的谈论着筑桥方案,索要着筑桥物资。赵武在鸭泽停留数天,见这项工程一时难以结束。便留下伯州平继续与筑桥工人商议,自己又带着大部队向黄河入海口行进。
秋末,赵武的队伍一边走一边伐木修路,一边接近了赵氏位于海边的飞地一东津东晋,此时,晋
也接蹿而行吴不愧是天生打手。他抵达皋落鳃分兵两路,自己带队直奔鲜虞,击破了集结在鲜虞附近的中山国残余分子,而后率领大军继续北上,前锋已经进入燕国,与久不通中原的燕国国君开始接触。
而另一路大军则由赵获统领一此前。赵获得到赵武的允诺。他将担任晋国东部防区最高长官。这也意味着中山赵氏将在当地,重新获得一块自己的封地,并从赵氏独立出去,成为一位新贵族。
被巨额的奖励刺激的赵获,已完全陷入疯狂状态,他把自己家族所有的力量全部拿出来,马不停蹄的以令人惊诧的度向南扫荡着代国的游牧部落据军报传来的消息。赵获居然创造了一日连破十一城的战绩,这份战绩连赵武见了都有点膛目结舌。
好凶猛啊赵武感慨:一日连破十一城,我自己都做不到。
一向喜欢唱反调的潘党照例开腔了,不过这次他唱得反调,其实是一个马屁:主上何必妄自菲薄,代国所谓的,城连中原一个小小邦,都赶不上,顶多也就是一个村落。而赵获如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