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二百三十五章、铁骑夹击退高燕,韩家出手济西域

第二百三十五章、铁骑夹击退高燕,韩家出手济西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加防守,必难攻破

第四点:决战属险胜,如尉迟延嘉军不能及时赶到,左翼之战一旦败了,全军危矣

第五点:蜀道不易行军,军粮和伤兵运输十分艰难,缴获的物资也难运回

第六点:蚕陵县的蚕陵羌和汶江道的黑虎羌是下次征蜀可联合的部落。

不久,成公英回信,此战战法基本无误,只是出征的兵力不足可在敌来犯之路上事先埋伏一军敌必加高沿路各县县城城墙,下次征蜀需带简易攻城器具或工具。韩遂认可。

这天,统管西域诸蕃国的西域长史杨曾接到韩遂的邀请信后,带着十名随从,经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来到冀城面见韩遂。

西域戊己校尉任涉留守西域。

韩遂宴请杨曾及随从后,请杨曾到冀城城外草地观看尉迟延嘉指挥本部铁骑练兵。

杨曾惊叹韩家军精锐装备如此精良,进退有序,绝非数年可训练出来的。韩遂笑道:“这些少年从娃娃起就骑马练矛,有十年的功底了。”

杨曾开玩笑道:“韩大人十年前就生问鼎之志乎?”

韩遂双手一摊,摆出一副很无助的样子,叹息道:“生在羌胡人口比汉人口多出十倍的凉州,哪家不时时提防有变,暗中储藏兵器,训练部曲?汝杨家只是尚未推到风口浪尖上,一旦势道有迫,恐杨家可一夜出动一万精兵。”

杨曾忙回道:“杨家一半家产都在联军地盘上,生死一线系于韩大人手中也。此来冀城,就再也回不到过去了,朝廷必不再视吾为良臣,索性依附联军,先养活为大汉镇守西域的官军。

西域不丢,吾手下的官军都能有饭吃,就算朝廷弃吾,吾问心无愧也。”说着说着哭了起来。

韩遂深受触动,拉着杨曾的手道:“杨大人其实和吾一样,杨大人委曲求全为大汉守住西域,吾忍气吞声为大汉守住凉州。只要吾等活着一日,所守土地不失一寸,也就对得起大汉数千万庶民了,那个宦官充斥的朝廷不认可又有何妨?也许百年,甚至数千年之后,吾等才会被士人重新悟晓。”

次日,王国从狄道赶回,三人在督护府议事厅商讨了一天,考虑到联军钱粮不足,最后确定由韩家独立出钱粮养活西域官军,直到西域官军屯田自给有余。

杨曾报来西域官军在编人数计有:

戊己校尉城高昌壁城一千六百官军

宜禾都尉城伊吾城八百官军

戊部侯城金满城八百官军

柳中城一千六百官军

渠犁城尉犁、尉黎八百官军

楼兰城八百官军。

合计六千四百名官军,一名西域长史、一名戊己校尉,四名都尉,八名别部司马,十六名曲长,八十名屯将,一百零八名官吏。

另外,敦煌郡无太守,敦煌郡驻军四千集中到敦煌县效谷县曹全家族搬去左冯翊郡郃阳县后留下的效谷县曹家庄苑屯田。

敦煌郡各县的防御全部移交给各县的望族部曲。

敦煌官军将领们委托西域长史杨曾代管本部官军。敦煌郡计有一名都尉、五名别部司马、十名曲长、五十名屯将,八十名官吏。

由于西域和中原的贸易中断,敦煌郡管辖关税的通关署、验关署、关税署、计量署全部关门,雇佣的当地小吏全部回家。

由于大汉一直不向蕃国征税赋,自中平元年联军起事后,朝廷发的俸禄勉强撑到去年就中断了,驻守官军的屯粮本年就会耗尽,如无钱向西域诸蕃国购粮就要断炊了。

一旦官军解散,西域诸蕃国必陷入内乱,漠北鲜卑和西域更远的诸国就会入侵。西域一旦失守,凉州则不保,大汉就会面临外侵。

敦煌驻军也已断供,靠望族救济仅支撑到本年底。

韩遂很清楚这些,故必出手相救。

韩遂制定年薪:

西域长史一千万钱

戊己校尉一千万钱

都尉到屯将,人均十万钱,共计一百七十四人,总计一千七百四十万钱

官吏,人均四万钱,共计一百八十八人,总计七百五十二万钱

队长及以下级的汉军和兵卒共计一万零四百人,人均一万钱,总计一亿零四百万钱。

杂支三千一百零八万钱。

以上合计一亿八千万钱,折合一万二千斤西域金币,全部由韩家每年底发放,由西域长史杨曾或戊己校尉任涉亲自带兵到于阗国韩家坞堡押运回西域。

韩遂写信给于阗国韩家总管韩普、副总管姚虎、尉迟伯那、滇漂沙,每年运往西镇的上缴西域金币留下一万二千斤。

身为西域最高官长,为国、为家、为己,都无退路可言,得遇知己,施手援扶,杨曾感动的痛哭流涕。

过了一会,杨曾止住眼泪,长叹道:“韩大人被迫参加起事,竟不自封官位,手握十余万精兵,仍能洁身自律,史之无二也。耳闻韩大人愿效仿窦融,等待明君出世,实乃睿士。

朝廷为何容不下韩大人?朝廷如封韩大人为大将军,由韩大人率十万西凉铁骑伐漠北、出幽州、下冀州,入中原,定可一举平定天下。

其实不是天下大乱才有骁雄豪杰倍出,而是宦官贪官腐败朝廷,英杰雄才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