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综武:青城余人彦 > 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敏还有什么底牌?

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敏还有什么底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保保的脸色何止是难看,简直就是如坠冰窟了。  斥候带来的消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的。  之前一直怯懦软弱的契丹辽国,许是收到了蒙古大军南下受挫的消息,在一众大臣的力谏之下,竟然难得的雄起了一把,点起契汉马步大军三万,由南院大王,皇太叔耶律重元率领,一路偃旗息鼓,悄悄逼近渭州。  蒙军在渭州下辖各县留兵不多,各县见辽军杀来,守城蒙军逃回平凉,城池官员则望风而降,回到旧主的怀抱。  如今还在蒙军控制下的,只剩下州城平凉了。  见王保保有些惊慌,察罕帖木儿留下辅佐儿子的副将自觉时机已到,来到王保保跟前,窃窃耳语一番。  耳语过后,王保保的脸色好了不少,只是看着抓住妹妹的南朝人,还是恨得牙痒痒。  大敌当前,王保保没心情,更没时间和一帮江湖草寇浪费心机。  更何况王保保也没把握在一帮江湖草寇手中救下妹妹,于是只能含恨同意放他们离开,不过要先放了妹妹赵敏。  王保保信不过这些狡猾的汉人,怕他们脱离蒙军的掌控之后,会食言扣住赵敏。  双方一个说要先放人,一个说到了安全的地方之后再放人,就这么僵持不下。  最后还是赵敏主动开口,说自己信得过张无忌,王保保才勉强同意先出城,后放人。  平凉城外  辽军兵马列阵而行,浩浩荡荡如一条长龙般逼**凉城。  大军中段,一个年轻的将领正在询问一旁的主帅。  “爹,真的要打平凉吗?这军中不少都是咱们本部将士,反正又没有旨意命我军攻城,父亲何苦损耗自身实力?蒙古人的军队东征西讨这么多年,战力可是不弱啊。”  问话的是耶律重元的儿子,耶律涅鲁古。  “愚蠢,尽看着些眼前小利,盘算着保存那点实力,亏你还整天丛恿我做大事。  你要知道,兵马没了可以再招,金银没了可以再抢,但翻身的机会错过了,那就是万劫不复啊。”  “机会?什么机会?”  耶律涅鲁古还是没听明白,满朝文武谁都不愿意带兵招惹蒙古人,怎么就成了机会。  “声望!收复山河,击败蒙古人的声望!  耶律洪基让为父观望,不许为父和蒙古人开战,但无论如何,这一仗为父一定要打。  别说察罕帖木儿的大军远在南方,平凉兵少,我军必胜。  即使我军败了,敢于向蒙古人拔刀宣战的我,也必将成为契丹的英雄,契丹儿郎心中能带领他们重现契丹荣光的英雄。  相比之下,耶律洪基那家伙妄为皇帝,因为惧怕蒙古人的弯刀,懦弱的对渭州的失陷装聋作哑。  甚至还掩耳盗铃的跑出去打猎,美其名曰是在搞什么秋狩,彰显勇武,巡视疆土,  身为君主,畏惧蒙古人,不敢管渭州的事,是蠢。  跑出去打猎,呵,不但蠢,而且还蠢的洋洋自得,乐在其中。  儿子,这是天神赐下的机会,如果我们不抓住,即便是仁慈的佛祖,也不会原谅我们父子。  只要获得了名望,再想做什么事,都会轻而易举。”  很有野心是耶律涅鲁古明白了,一把拔出腰刀,“我会努力作战,让所有的契丹人都知道,父亲您才是契丹唯一的英主,可以保护子民的王者。”  耶律涅鲁古心里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同时向所有契丹子民证明,自己将是最合适的太子,最合适的下任大辽之主。  平凉城南门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个蒙古人那么好说话了,原来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  看着乱作一团的平凉城,韦一笑抓住一个逃命的富商问了原委,笑嘻嘻的说了句怪话。  余人彦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他是这没真想到自己谋划中的目标耶律重元竟然会这么猛,敢打察罕帖木儿的主意。  ……  辽军来袭的消息是最高机密,本来不可能闹的满城皆知。  但城中的高门豪富还是能提前收到风声的,毕竟各家都有人在城外看田庄,相对容易得到消息,而且各家也都有入城的门路,无非就是钱嘛。  只要能快点跑路,保住小命,区区一点钱算什么。  辽军大举来袭,欲要收复失地,在契丹贵人来看肯定是好事,收复疆域嘛。  可对平凉城里的人来说,这事不要说可喜可贺,喜迎王师了,简直就和晴天霹雳差不多了。  之前察罕帖木儿轻取渭州,没遇到激烈反抗,也就没屠城,只是下令让各家大户交上一半身家即可,要钱不要命,手段还算温和。  可这次一旦打起来,就难保还有上次那般好运了。  战场上刀剑无眼,人死的多了,双方士兵杀红了眼,直接在城中烧杀放抢怎么办?  要知道,军队攻下城池,不论此城原属何方,都有放抢的传统。  清国的女真八旗就是精通此道的行家里手,靠着这一招,驱使投降的汉军和绿营,打下了大半个江山。  身为辽国子民,没被蒙古人要了命,却死在攻进城中放抢的辽军手里,那得多冤枉。  普通百姓没地去,更没钱做盘缠逃命。  就算知道要打仗,也只能等死在家等死,赌一赌自己的幸运值。  豪门大户就不一样了,他们有钱,有其他地方容身,更重要的一点,他们还要留着命享受人生呢,可舍不得死。  余人彦、张无忌等五大派几百人,一路来到南门。  这里早就挤满了逃避战火的豪门大户,主人们坐的马车,仆人们拉着的装有细软粮食的板车。  辽军自东面而来,去东门是找死,北、西两门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