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重生在她和亲之前 > 李司瑶

李司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随她前去挖药,两人一前一后地走。

走着走着,李书音忽然提到:“刚才我听见你喊我小字。”

“臣以为公主遇到危险,情急之下直呼公主名讳,臣有罪。”

“中秋宴之变以来,我空担公主之名,实与布衣无异。你若觉得喊阿音亲昵,叫我书音也可以。在我看来,叫什么名,不过是个称谓罢了。”

“公主为主,臣为仆,不可乱尊卑之序。”

“去年重阳,在菩提寺,我听见你喊二公主瑶瑶。”

这句话说完,身后之人半晌未答。

最后,她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嗯……兴许因为不太熟。”

短暂静默后,魏溪亭说:“您和二公主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法,她没再深问。

*

黄沙镇处于四国接壤地带,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繁荣富庶。

因地理位置特殊,利益关系较为复杂,各国心照不宣地达成统一,即无论纷争大小皆不牵连黄沙镇。

以至于,黄沙镇成了类似西浑邙山的存在。进出城门查验身份,相对更宽松。

城内商铺林立,人来人往,喧嚣程度堪比中都。

入城后,魏溪亭牵缰绳走路,李书音骑马。

马背上视野广,她扫视四周,找到最近的医馆。

那间医馆占地三层,装潢豪华,店内三两个药童正在备药,一位老郎中在给仅有的病人问诊。

看店面规模,推测白天门庭若市;此刻只有一位病患,也可尽快给魏溪亭看病。

“魏卿,扶我下来。”

临近闭城时分,大伙儿赶着入城,城门处,行人摩肩接踵。魏溪亭不知她意欲何为,把马儿牵到旁边空地,搀她下马。

“怎么了?”

李书音指着对面的郭氏医馆,说:“你得先去看看你的伤。包扎好了,咱们再找住处。”

魏溪亭微笑回话:“住处已经找好。中街有家时来客栈,食宿一体,臣与其东家认识。那儿备有常用药,比医馆更安全。”

“我随便指个地方,你是不是都有认识的人?”

听她打趣,魏溪亭笑逐颜开,“臣在边关待了多年,偶尔出境,到过黄沙镇几回。每次都住时来客栈,一来二去,就熟了。”

口中念着“原来如此”,她点点头,往中街去。

黄沙镇主街中部,时来客栈门前熙来攘往。左邻一家蜜饯果子铺,右邻一个首饰店。前边那块空地支起个棚子,放两张四方桌,各置一副茶具,应是作茶棚所用。

驻足店门口仰望,客栈高三层,外观看,颇具楚国水乡风格。

“七哥。”

二楼中间,雕花窗全敞,一位小姑娘探身挥手,神采飞扬。

魏溪亭笑着招手,将缰绳交给小厮,带着李书音进店。

此店一楼为大堂,二三楼作雅间。

账房先生执笔记账,见到熟面孔,停下招呼:“魏郎君,好久不见。瑶姑娘这几天都不知念多少回,您可算到了。”

话音刚落,小姑娘风风火火的下楼,直奔柜台而来。

戴银铃状额饰,额饰中间坠颗绯色圆珠,不知是什么玉石;头发扎成两股麻花辫垂在前面,发尾绑了根绯色发带,各挂着两颗红玛瑙圆珠;一身绯衣,脚穿墨色小皮靴。

一双眼睛似葡萄,滴溜溜地打量戴面纱的李书音。

李书音亦感觉她甚是眼熟。

魏溪亭在一旁静静地看,也不介绍。

看了会儿,小姑娘忽然试探地唤:“小妹?”

小姑娘年纪和她相仿,谁大谁小尚未可知。

李书音纳罕地看向魏溪亭,他只是浅浅地笑,点了点头。

稍作思考,她转过弯来,终于想起那张脸为什么那么眼熟。原来,在中都菩提寺远远地见过。

李司瑶道:“是我,你二姐姐。”

幼时互通书信,约过几次会面。庆宁元年,李司瑶在外游历,至去岁重阳前才回中都。赴菩提寺见小妹未果,不久,因事离开。

这算二人初次见面。

被李司瑶挽着朝后院去,李书音不太自在,身子略显僵硬。但她二姐自来熟,顾着叙话,没留意到。

客栈前坊后宅,中间由一道长廊连接垂花门。长廊入口竖起牌子,上书“满员”二字。

过了垂花门,进到四合院。

院子宽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